钱塘县的暑气已连烧半月,河床裂开的纹路能塞进手指,岸边的老柳树叶子卷成了枯筒,连最耐渴的狗都趴在墙角吐舌头。济公摇着破蒲扇,啃着半块干硬的炊饼,蹲在县衙门口的石狮子旁,看着衙役们抬着空水桶匆匆跑过,蒲扇上的破布条都被热气烤得发脆。
“我说县太爷,再不下雨,这钱塘县的井都要变成枯井咯!”济公把炊饼渣子往石狮子嘴里塞,声音洪亮得震得石狮耳朵上的灰都掉了,“你这县衙大堂的匾额,怕不是要改叫‘旱魃县衙’?”
话音刚落,县衙的朱漆大门“吱呀”开了,县令周正明顶着满头大汗跑出来,官帽歪在一边,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百姓请愿书:“济颠大师!您可算来了!这半个月滴雨未下,城外的稻田都焦了,百姓们都在城隍庙跪着呢,再这么下去,怕是要出乱子啊!”
济公摸了摸油光锃亮的脑袋,把最后一口炊饼咽下去,拍了拍周正明的肩膀:“周大人莫慌,这雨不是不下,是有东西拦着不让下。”他指着天上的太阳,那太阳比往常亮得刺眼,边缘还泛着淡淡的红光,“你瞧这日头,带着‘燥气’,是旱魃现世的征兆。”
“旱魃?”周正明吓得腿一软,差点摔在石阶上,“就是那能吸干方圆百里水汽的邪物?大师,您可得救救钱塘县啊!”
济公摆了摆手,晃悠着往城隍庙走:“救是要救,但得找个东西——‘青萍草’。这草长在千年寒泉边,能聚水引露,正好克旱魃的燥气。不过这寒泉藏在城西的‘乱葬岗’,那儿可是出了名的凶地,晚上连鬼都不敢去。”
城隍庙前早已挤满了百姓,男女老少都捧着空碗,对着泥塑的龙王像磕头,额头磕出了血也不停。一个穿粗布衣裳的妇人抱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孩子嘴唇干裂得渗血,哭都哭不出眼泪。济公走过去,从怀里掏出个酒葫芦,往孩子嘴里倒了点酒——那酒沾了孩子嘴唇,竟瞬间化作清水,滋润了干裂的唇。
“大师!您是活菩萨啊!”妇人抱着孩子就要磕头,被济公一把拉住。“莫磕头,先救孩子要紧。”济公指着城西的方向,“要下雨,得去乱葬岗找青萍草,谁愿意跟我去?”
人群里一阵骚动,没人敢应声——乱葬岗常年闹鬼,前几天还有个樵夫去砍柴,回来就疯疯癫癫,说看到了穿着白衣的女鬼。就在这时,一个穿青色短褂的青年站了出来,他肩上扛着把柴刀,脸上带着几道伤疤:“大师,我跟你去!我叫阿武,我娘得了肺痨,要是再不下雨,她就熬不住了!”
济公拍了拍阿武的肩膀:“好小子,有骨气!再找两个胆子大的,我们今晚就出发。”
最终,又有两个汉子站了出来——一个是开铁匠铺的王老铁,手里提着把烧红的铁钳,说能用来驱邪;另一个是船夫李老根,带着根用来撑船的长篙,说熟悉乱葬岗附近的水路。
当晚,月色惨白,乱葬岗的磷火像鬼火一样飘来飘去,坟堆里的野草被风吹得“沙沙”响,像是有人在哭。王老铁举着燃烧的火把,手都在抖,火把的光在坟堆上晃来晃去,照得墓碑上的字忽明忽暗。
“大师,这……这青萍草到底在哪儿啊?”李老根的声音发颤,长篙在地上戳来戳去,生怕踩到什么东西。
济公却满不在乎,晃着蒲扇走在最前面,鼻子不停嗅着:“快了快了,这寒泉的水汽我都闻到了。”他突然停在一个塌陷的坟堆前,坟堆里渗出淡淡的寒气,“就在这儿,挖!”
阿武立刻拿起柴刀,开始挖坟堆上的土。挖了没一会儿,就听到“叮咚”一声,柴刀碰到了石头。众人继续挖,很快,一个用青石砌成的泉眼露了出来,泉眼周围长着几株翠绿的草,叶子像浮萍,却比浮萍更嫩,正是青萍草。
“找到了!”阿武兴奋地伸手去拔,却被济公拦住:“慢着!这青萍草长在寒泉边,沾了阴气,直接拔会被阴气反噬。”他从怀里掏出个玉净瓶,往泉眼里倒了点酒,酒液落在泉水中,泛起一圈圈蓝光,“这样就能中和阴气了,拔吧。”
阿武小心翼翼地将青萍草连根拔起,放进玉净瓶里。就在这时,坟堆突然剧烈震动起来,一个穿着红色嫁衣的女鬼从坟里飘了出来,长发遮住了脸,声音凄厉:“你们……竟敢偷我的青萍草!我要你们偿命!”
王老铁吓得火把都掉在了地上,李老根更是直接瘫坐在地上。济公却哈哈大笑,晃着蒲扇迎上去:“我说这位女鬼姐姐,这青萍草又不是你的,是天生地长的,凭什么说偷?”
女鬼猛地抬起头,露出一张惨白的脸,眼睛里流着血:“这寒泉是我守了三百年的地方,青萍草是我用来维持魂魄的,你们拔了它,我就会魂飞魄散!”
济公收起笑容,叹了口气:“你可知钱塘县现在旱成什么样?百姓们没水喝,孩子都快渴死了。你要是把青萍草留下,我帮你超渡,让你投个好胎,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佛济公第四部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佛济公第四部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