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鬼犹豫了,她看着玉净瓶里的青萍草,又想起自己三百年的孤苦,眼泪掉得更凶:“我本是明朝的一个新娘,出嫁那天遇到山贼,被害死在这乱葬岗,魂魄一直被困在这里,只有青萍草能让我不消散……”
“我知道你的苦。”济公从怀里掏出一张黄色的符纸,递给女鬼,“这是‘超渡符’,等我用青萍草引来雨水,就帮你超渡,保证让你下辈子能嫁给一个好人家,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女鬼接过符纸,泪水渐渐止住,身影慢慢变得透明:“好,我信你。你们快走吧,别让百姓们等急了。”说完,女鬼就消失在了夜色中。
众人拿着青萍草,匆匆赶回钱塘县。刚到县城门口,就看到周正明带着百姓们在等,百姓们看到青萍草,都欢呼起来。济公立刻带着众人来到城隍庙,将青萍草放在龙王像前,又掏出酒葫芦,往青萍草上倒了点酒,嘴里念起了咒语:
“青萍草,聚水汽,钱塘百姓盼雨急。旱魃休要再作祟,一场大雨解危急!”
咒语刚念完,天上的乌云就开始聚集,原本刺眼的太阳被乌云遮住,风也变得凉爽起来。没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砸在地上发出“噼啪”的声响。百姓们欢呼着,有的张开嘴接雨水,有的跪在地上磕头,城隍庙前一片欢腾。
可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巨响,一股燥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刚下的雨点瞬间就被蒸发了。济公脸色一变:“不好!旱魃出来了!”
众人朝着城外看去,只见远处的山上,一个巨大的黑影正站在山顶,黑影浑身冒着红光,周围的草木瞬间就被烤焦了。那黑影正是旱魃,它张开嘴,朝着县城的方向吸了一口气,县城里的水汽瞬间就被吸走了,刚湿润的地面又变得干裂。
“这旱魃的道行不浅啊!”济公皱起眉头,从怀里掏出一把扇子,这扇子不是平时的破蒲扇,而是一把画着山水的折扇,正是他的法器“破扇”。“阿武,你带着青萍草去县衙的水井边,把青萍草放进井里,能暂时保住县城的水汽。王老铁、李老根,你们跟我去会会这旱魃!”
阿武立刻抱着玉净瓶,朝着县衙跑去。济公则带着王老铁和李老根,朝着山顶跑去。旱魃看到他们,发出一声怒吼,朝着他们扑来。济公挥舞着破扇,扇出一阵狂风,狂风中夹杂着雨水,朝着旱魃浇去。旱魃被雨水浇到,发出一声惨叫,身上的红光淡了几分。
“王老铁,用你的铁钳烧它!”济公大喊。王老铁立刻将铁钳放在火把上烧,铁钳很快就变得通红,他朝着旱魃的腿刺去,铁钳碰到旱魃的身体,发出“滋啦”的声响,冒出一阵黑烟。
李老根也趁机用长篙朝着旱魃的眼睛戳去,旱魃疼得捂住眼睛,后退了几步。济公抓住机会,从怀里掏出一张“镇邪符”,朝着旱魃的额头贴去。符咒贴在旱魃的额头上,发出一阵金光,旱魃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开始慢慢消散。
就在这时,县衙的方向传来一阵欢呼声——阿武将青萍草放进井里后,井里的水瞬间就满了,水汽顺着井口冒出来,县城里的空气也变得湿润起来。天上的乌云再次聚集,比之前更浓,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这次的雨水再也没有被蒸发,而是慢慢滋润着干裂的土地。
旱魃看着下雨的县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身体最终化作一阵黑烟,消散在了空气中。济公松了口气,收起破扇,笑着说:“搞定!这下钱塘县有救了!”
三人回到县城时,雨还在下,百姓们都在雨中欢呼,有的还唱起了山歌。周正明看到济公,立刻跑过来,拱手行礼:“大师,您真是神通广大!这雨下得及时,百姓们有救了!”
济公摆了摆手,晃着破蒲扇:“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青萍草,还有那位女鬼姐姐。对了,别忘了帮我给女鬼超渡。”
周正明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我明天就请高僧来城隍庙,给女鬼姐姐超渡,让她能投个好胎。”
阿武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个空的玉净瓶:“大师,青萍草放进井里后,井里的水就满了,而且这水喝起来特别甜,我娘喝了之后,咳嗽都轻了不少!”
济公笑着说:“那是自然,青萍草是千年寒泉里长的,能净化水质,还能治病。以后这口井就叫‘青萍井’,能保钱塘县的百姓永远不缺水。”
雨渐渐小了,天边露出了一道彩虹。百姓们纷纷拿出家里的食物,摆在城隍庙前,邀请济公和众人一起吃饭。济公也不客气,坐在地上就吃了起来,还时不时掏出酒葫芦喝两口,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王老铁一边吃着馒头,一边说:“大师,您真是活菩萨,要是没有您,我们钱塘县就完了。”
李老根也点头:“是啊,以后您要是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们一定帮忙!”
济公摸了摸肚子,打了个饱嗝:“好说好说,都是应该的。我济公就是喜欢帮百姓做事,只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我就开心。”
当晚,济公在城隍庙的屋檐下睡着了,梦里他看到那位穿红色嫁衣的女鬼,正朝着他挥手,然后慢慢走向了一道金光,投了个好胎。济公笑着,嘴角还流着口水,手里的破蒲扇还在轻轻晃着。
第二天,周正明果然请了高僧来城隍庙,给女鬼超渡。超渡仪式结束后,天上又下了一场小雨,像是女鬼在感谢众人。钱塘县的百姓们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稻田里的禾苗重新变得翠绿,井里的水也永远不会干涸。
济公离开钱塘县那天,百姓们都来送行,有的给了他馒头,有的给了他咸菜,还有的给了他酒。济公背着满满一背包的东西,晃着破蒲扇,朝着下一个需要他的地方走去。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只留下一阵爽朗的笑声,回荡在钱塘县的上空。
而钱塘县的百姓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有一个穿着破衣裳、摇着破蒲扇的活佛,在他们最危难的时候,救了整个县城。那口“青萍井”,也成了钱塘县的象征,见证着百姓们安居乐业的生活。
喜欢活佛济公第四部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佛济公第四部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