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县城,除夕。
腊月三十,除夕之夜。往日里繁华的钱塘县城,此刻张灯结彩,爆竹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氛围中。然而,在县城中心的县衙内,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县衙的后堂,烛火摇曳,映照在县令王明德那张愁眉不展的脸上。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时不时地望向窗外,眼神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大人,都这么晚了,您还没歇息啊?”捕头赵虎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走了进来,见王明德如此模样,不由得关切地问道。
王明德叹了口气,摆了摆手:“
[此处为王明德的回应,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
就在这时,一阵阴冷的寒风突然从窗外吹了进来,吹得烛火“噼啪”作响,差点熄灭。后堂的门“吱呀”一声自动打开了,一个身穿白色孝服、面色惨白的女子身影,悄无声息地站在了门口。
“谁?”赵虎大喝一声,连忙拔出了腰间的佩刀。
那女子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抬起头,露出了一张毫无血色的脸。她的眼睛空洞洞的,没有一丝神采,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诡异的笑容。
王明德吓得浑身发抖,指着那女子,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是谁?”
女子依旧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地朝着王明德走了过来。她走过的地方,地面上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脚印,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淡淡的霉味。
“有鬼啊!”赵虎大叫一声,吓得连连后退,手里的佩刀“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那女子似乎被赵虎的叫声激怒了,她的头发突然披散开来,脸上的皮肤开始脱落,露出了里面狰狞的白骨。她张开嘴,发出一阵凄厉的哭声,声音尖锐刺耳,让人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灵隐寺。
禅房内,济公正和广亮、必清围坐在火盆边,吃着饺子,喝着小酒,庆祝除夕。火盆里的炭火熊熊燃烧,映得三人脸上暖洋洋的。
“
[此处为广亮的感慨,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广亮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含糊不清地说。
必清也点了点头:“是啊,师叔祖,还是咱们灵隐寺好,热热闹闹的。”
济公笑了笑,喝了一口酒:“
[此处为济公的回应,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
就在这时,一个小和尚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
[此处为小和尚的禀报,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
济公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放下酒杯,站起身:“
[此处为济公的决定,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
广亮和必清也连忙放下碗筷,跟着济公快步走出了禅房。
钱塘县衙,后堂。
济公一行人赶到县衙时,后堂内一片狼藉。王明德蜷缩在墙角,吓得瑟瑟发抖;赵虎则倒在地上,已经晕了过去。那个白衣女子的身影依旧在堂内徘徊,哭声不绝于耳。
“
[此处为济公的大喝,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济公大喝一声,声音洪亮,震得烛火都晃动了起来。
那女子听到济公的声音,身体明显一僵,她缓缓地转过身,恶狠狠地盯着济公:“
[此处为女子的话语,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
“
[此处为济公的回应,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济公双手合十,“施主,你有何冤屈,不妨说出来听听。如果真是有人害了你,我定会为你做主,还你一个公道。”
女子的哭声渐渐小了下去,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又变得坚定起来:“
[此处为女子的哭诉,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
原来,这女子名叫林秀娘,是一百多年前钱塘县一个秀才的女儿。当时的县令是王明德的祖父王怀安。王怀安为了霸占秀娘父亲的良田,诬陷他贪赃枉法,将他打入大牢,严刑拷打致死。秀娘的母亲得知后,悲痛欲绝,也上吊自尽了。秀娘孤苦无依,最终在除夕之夜,投河自尽。
她死后,怨气难消,魂魄一直徘徊在钱塘县衙附近。一百多年来,她看着王家世代为官,荣华富贵,而自己却含冤而死,心中的恨意越来越深。今年除夕,她终于忍不住现身,想要向王明德报仇雪恨。
“
[此处为王明德的惊讶与愧疚,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王明德听了秀娘的哭诉,脸上露出了愧疚的神色,“秀娘姑娘,对不起,都是我祖父的错,我代他向你道歉。”
“
[此处为秀娘的反驳,因原文未提供具体内容,暂略]
”秀娘怒吼道,“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他害了我全家,我就要你们王家血债血偿!”
说罢,秀娘的身影突然变得虚幻起来,她张开双臂,朝着王明德扑了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佛济公第四部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佛济公第四部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