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未完成的星图
周文远那份关于知识与讲台的沉重告别,余韵尚在,林夏的意识便触碰到了一个更为缥缈、边界模糊的领域——第80任机主,“元宇宙”沉迷者杨骁。
姓名: 杨骁
占号时间:2022年2月 - 2023年11月
核心执念:在现实世界的失意与平庸中,于被称为“绿洲”的元宇宙平台内,以顶级建筑师“星尘”的身份,构建一个恢弘、精美、且被众人仰望的虚拟文明,以此证明自身被埋没的价值与创造力。
弃号原因:在耗费近两年时间、几乎倾尽所有业余时间和金钱,即将完成其标志性建筑“群星圣殿”时,因现实世界中连续失业,无力支付“绿洲”高昂的“世界维护费”与顶级VR设备分期款项。账号被封禁,虚拟资产(包括未完成的圣殿)被系统冻结、继而回收。现实与虚拟的双重破产,使他彻底崩溃,弃绝了与那段辉煌虚拟生涯紧密绑定的现实号码。
残留愿望:并非要找回账号或完成建筑(那已不可能),而是希望有人能见证“星尘”和他那未完成的“群星圣殿”曾经存在过,承认那片倾注了他所有心力与审美的数字奇观,并非毫无意义的代码堆砌,而是他灵魂真正活过的证据。
林夏拨通了号码。听筒里传来的,是一段在真实与虚幻边界游走的音频——伊始是VR设备启动的柔和电子音、元宇宙世界登录时恢弘的背景交响乐,以及来自其他虚拟居民的赞叹和问候声(“星尘大师!”)。接着,是各种建模软件运行的细微嗡鸣、构件拼接的悦耳声响、以及杨骁(作为星尘)沉浸其中时满足的呼吸声。这创造的愉悦逐渐被现实的杂音侵入:手机收到银行催款和失业通知的刺耳提示音、房东催租的敲门声、廉价方便面包装被撕开的声音。最终,所有声音在一次登录失败的系统警告提示中达到高潮,随后是VR头盔被狠狠砸在地板上的碎裂声,以及一声如同灵魂被抽空般的、绝望的哽咽,一切归于现实的、嘈杂而平庸的街道背景音。
这声音里没有对物理世界的留恋,只有一种将全部生命意义寄托于数字幻梦,最终连这幻梦也彻底破灭后的极端虚无与存在主义危机。
“还愿系统”此次的线索,指向了几段模糊的、来自“绿洲”平台的公开游览记录缓存(关于“群星圣殿”建造进度的零星片段),一个充斥着虚拟货币交易记录和硬件论坛浏览痕迹的本地缓存,以及杨骁个人设备里加密的、大量关于“圣殿”的设计草图、建筑哲学思考和进度记录。林夏的感知掠过杨骁那狭小、堆满杂物的现实住所,感受到了其中弥漫的、与虚拟世界辉煌残余形成惨烈对比的破败气息。
她破解了本地文件的密码(提示是“我的王国”,密码是“AeternaStella”【拉丁语:永恒之星】)。里面是令人惊叹的数字艺术:层层叠叠的、仿佛由星光编织的穹顶,悬浮于数据云海之上的回廊,镶嵌着动态星图的宏伟地砖……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匠心与一个孤独灵魂对极致之美的追求。进度记录停在99.7%,最后一条记录是:“主穹顶星图校准……即将完成……只差最后……”
他的执念,核心在于对其数字生命“存在过”的证明,以及对那份纯粹创造行为本身“价值”的确认。他渴望被理解的,不是他在现实中的失败,而是他在虚拟世界中,曾以“星尘”之名,达到了何等的精神高度和创造境界。
“还愿”的方式,不是尝试恢复那个已被封禁的账号(那超越了系统能力,也违背平台规则),也不是在现实中给他任何帮助(那无法弥补他失去的精神家园),而是要为他那未完成的数字杰作,举行一场跨越虚实界限的“线上追悼会”,让“星尘”与“群星圣殿”的传说,在元宇宙的记忆碎片中,获得某种形式的“永生”。
林夏注意到,在“绿洲”平台一个不起眼的、由用户自发维护的“已逝世界档案馆”的讨论版块里,曾有人短暂地提到过“星尘”和他的圣殿,称之为“惊鸿一瞥的遗憾”,但信息很快被淹没。
林夏决定,成为这个传说的最后记录者与传播者。她利用“还愿系统”那独特的能力,并非直接入侵平台,而是进行了一次精妙的“信息编织”与“意识共鸣”。
她将杨骁设计图中最精华的部分、他那些充满哲思的建筑笔记片段、以及圣殿建造最后时刻那悲壮的99.7%进度,编译成一段极其凝练、充满美与遗憾的“数字记忆包”。然后,她将这段“记忆包”,如同播种一般,“植入”到了那个“已逝世界档案馆”版块的数据底层,并轻微地放大了其“被检索”和“被感知”的概率。
这就像是在数字世界的公墓里,为一个无名的灵魂,立起了一座虽不显眼、却内容丰沛的墓碑。任何后来者,只要有心探寻那些消逝的虚拟文明遗迹,便有更大的机会,偶然发现“星尘”与他的“群星圣殿”,并为之惊叹和惋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山河渡客:手机号的第一百位机主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山河渡客:手机号的第一百位机主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