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亲家住在乌陵市政协的大院子里,我母亲在市政协工作,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母亲的单位分得给我妈妈一大套很不错的房子。楼上楼下共六间。楼下有大客厅,父母卧室,餐厅和厨房,楼上是我的一间独立卧室,大妹妹的一间独立卧室,还有一间客房。在乌陵市那个山水之城,能够住在这样的优渥的房子里,很是令人羡慕。市政协小院子里,有小型图书馆,有两个会议室,有个小花园。小小的图书馆里有许多文革时期藏着的当时被认为是毒草的书籍,许多陈旧的人民画报,朝鲜画报,阿尔巴尼亚画报,越南画报,尤其是文革以前的人民画报,电影画报等让我这个乌江边小县城的少年人大开眼界。会议室里有每天发行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各个省的省级日报,我尤其喜欢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那个时候,我最喜欢阅读那些报刊刊登的关于文化艺术类的长篇大论理论文章了。那个时候,哪有什么正常的文艺批评,人民日报上面的文艺批评文化批判文章就是最正确最新鲜的文艺文化指导思想。那个年代少年的我,其实看得个似懂非懂,或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脑子里灌满了路线斗争,阶级斗争等等概念。高大全的文艺人物,充满在我的幼稚的脑海里。
我的父亲那个时候,已经从县城京剧团调离出来,去文化馆当馆长去了。可是,在这个政协的家里,当时我父亲还在京剧团当领导的时候,我们这个政协的家里,文革后期短暂时间,来了一个美丽的女子,暂时借住了一个县城京剧团美丽的女演员,她的姓名叫姚娜娜。她的名字和她本人一样都很美丽,都很脱俗。当时在我眼里,她本人就更是美若天仙了。她是乌江里面走出来的仙女。她是乌江流域乌隆县走出来的美丽姑娘。她初中毕业之后,为了摆脱下乡当知青的命运,她从乌隆县城到了乌陵市京剧团当演员。没有想到,若干年后,我后来的脑海里,钻出来一个《乌江绝恋》的爱情故事,我把姚娜娜,放进《乌江绝恋》小说里去了,她成为了我的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乌江绝恋》的女主角的原型。可是,现实中,姚娜娜根本就没有产生这么烂漫这么凄楚的爱情故事。现实世界的姚娜娜,也根本没有遇见过一个从北京城来乌江边为创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交响乐作品的青年军旅作曲家田红兵。
作家真是个奇奇怪怪的动物,作家真是人群中不可思议的一类人。黄老呆我怎么会产生《乌江绝恋》这个爱情故事来呢?我怎么会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姚娜娜来到我们政协的家,短暂住了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就产生了这个《乌江绝恋》的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来的呢?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刚走出大学门,就开始构思这个奇怪的小说,到九十年代中期整个《乌江绝恋》小说大纲就完成了,上个世纪1995年我还写了前几章,后来停顿下来没有写下去。到2017年5月后的一天,我才又开始在电脑上滴答滴答码字,把这个埋藏在我肚子里面几十年的故事,变成一个可以让广大读者阅读的故事,把姚娜娜这个即是真实存在过又是我黄老呆肚子里虚构的人物,演变成读者知道认可的一个人物。一个好朋友海南大学哲学教授文聘元先生说定义的“信仰之在”的活生生的人物的呢?
可是好事多磨,2017年,我重头再来开始在电脑创作小说《乌江绝恋》,写了八万多字,有停下不写了。今年,2023年,兔年春节前夕的某一天,我又来了完成小说《乌江绝恋》的激情,我又开始了我的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乌江绝恋》的创作之旅。有趣的是,这次我写着这个长篇小说,我不用手提电脑,我用我的手机写作。亲爱的番茄作家文学网读者们亲爱的今日头条网友读者们亲爱的数字虚拟世界空间的读者们,黄老呆现在用他的小米手机写作,创作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乌江绝恋》了。
我再一次不得不告诉亲爱的读者们,黄老呆的小说《乌江绝恋》是一个元小说,是一个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此时此刻,我一边坐在海南岛的家里在手机上码字,一边构思完成这个小说,一边用汉字把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的姚倩倩,田红兵,雷亮亮,钟保国等人物塑造成为一个让网友读者们你们在感情上在思想上都可以找到共鸣的虚幻人物。信仰之在人物。
作家创作小说,创作人物,太奇妙了。真是奇思妙想。难怪,人类人群里面就是有这么一类人一群人,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不惧文字狱,不怕坐大牢,哪怕倾家荡产,哪怕家破人亡,哪怕妻离子散,也在所不惜,用手中的笔和纸,用高科技电脑做工具,用各种各样的手机,义无反顾创作文学文艺作品。作家,真正的作家,是人类里面的一种什么存在人物呢?
喜欢乌江绝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乌江绝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