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仓库外拉起了黄色警戒线。顾云深跟着李警官走进空旷的仓库,目光很快锁定了角落里的旧木箱。箱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十几张纸色泛黄、边缘残损的古籍残片——每张纸上都清晰地浮着淡青色、如水波流动的特殊纹路。这正是顾家独有的"护本纹"!与他珍藏的爷爷手札里的纹样分毫不差。
他深吸一口气,取出那柄传承的黄铜镊子,屏息凝神,轻轻夹起其中一张残片。指尖隔着镊子触碰到历经数百年的坚韧纸纤维时,爷爷的话仿佛在耳边回响:"每张古纸都有魂,你好好待它,它就替你留着文脉。"
"是真的。"顾云深抬头看向李警官,声音笃定,"这些都是爷爷早年费尽心血收集的宋代珍本残片。虽然受了潮,但纸张筋骨尚在,墨迹清晰,修复价值很高。我们可以带回问渠斋,用'阴干晾纸法'先做干燥去潮,再逐步补全缺失部分。"
沈砚辞凑近,拿出特制的辨纹钥仔细比对残片边缘的纹路走向:"水印纹路完全吻合,边缘无任何人为切割或伪造痕迹。看来沈振海只是把它们藏起来,没敢轻易动手篡改。"
李警官神色放松下来,长舒一口气:"太好了!请尽快着手修复。完成后可以考虑在文化馆办专题展览,让更多人亲眼看看顾家世代守护的这些文化瑰宝。"
顾云深小心翼翼地将残片收进帆布包,动作轻柔而珍重。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充盈心间——警笛声虽短暂打破了问渠斋的平静,却带来了失散多年的家族残片,完成了守护文脉的又一次圆满循环。想起小院里期盼的孩子们,想起老周竹篮里的桂花糕,想起修复班墙上即将增添的孩子们的作品,他心里豁然开朗:"暗室微光"的真谛,从来不是畏惧警笛,而是在警笛消散后,怀着更澄澈坚定的心回归传承的日常——修好每一张破纸,教好每一个孩子,让那束代表文脉的微光穿越时光,永远不灭。
回去的路上,警笛声没再响起。顾云深轻轻靠在沈砚辞肩上,目光温柔地落在帆布包上:"回去先按步骤阴干这些残片,然后就教孩子们认'护本纹'的奥秘,好不好?"
沈砚辞侧头抵着他的发顶,握紧他的手:"好。还要告诉他们这些残片怎么历经波折回到问渠斋。让他们知道,只要同心守护,就没有找不回的古籍,续不上的传承。"
车子缓缓驶进腊梅巷,老远就看见问渠斋院门大开。老周带着一群孩子齐刷刷站在门口,伸长脖子朝巷口张望。顾云深脸上漾开由衷的笑,推开车门高高举起帆布包:"孩子们,我们回来了!还带回了能教你们认古老纹路的'宝贝'!"
孩子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像快乐的小鸟般飞奔过来。张小雨冲在最前面,举着她那早已干透、金箔闪亮的冷金笺:"顾老师!我的腊梅干透了,送给您!"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刚才被警笛声沾染的最后一丝严肃气息,瞬间被这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温情彻底融化。
原来,"警笛声由远及近"从来不是故事的终结,而是守护文脉传承的又一个崭新起点——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在彼此信任与陪伴的温暖中,让那盏名为"暗室微光"的灯火,永远散发着恒久的暖意,永远明亮如初。
喜欢琉璃碎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琉璃碎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