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当天,顾云深特意换上一件样式古朴的青布衫——那是爷爷当年工作时常穿的式样。她稳稳抱着那个承载家族记忆的铁皮工具盒,步履从容地走进恢宏的博览会展厅。她的展位前很快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人群:有充满好奇的孩子踮着脚尖看她演示;有白发苍苍的老匠人凑到冷金笺展柜前讨论云母粉的配比;还有高校文博专业的学生认真记录着"顾氏修复术"的要点。旁边,苏师傅沉稳地演示古法造纸,老周热情地分发冷金笺纪念册。展位一角,李警官正向观众讲解传国玉玺碎片与冷金笺的守护关联。
沈砚辞静静站在人群外围,目光穿过攒动的人头,落在顾云深专注的侧脸上。她握着刻字羊毛笔的手稳定有力,讲解时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整个人如同窗外那株在冬日阳光下傲然舒展的腊梅。他想起在第二卷初遇时,她在问渠斋昏暗灯光下修复手札的模样,眉宇间还带着忧虑。而如今,她已能站在国家级的舞台上,从容清晰地讲述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故事。
傍晚闭馆时,人潮渐渐退去。顾云深整理展台,发现修复台上多了许多张观众自发留下的纸条。她一张张拾起,上面是各种笔迹写下的真挚话语:"原来古籍修复这么神奇,我以后也想当修复师!冷金笺太美了,真希望这么美的工艺能一直传承下去!"......她将这些承载希望与感动的纸条,如同珍宝般仔细叠好,轻轻收进爷爷那个铁皮工具箱的最里层。
"累坏了吧?"沈砚辞捧着一杯热气氤氲的老茶走过来,"今天可不止观众反响热烈,有好几所高校文博学院的老师特意来找我洽谈,希望跟你合作开设古籍修复选修课呢。"
顾云深接过茶杯,暖意顺着喉咙流淌到心底。她环顾渐渐安静的展厅,看着身边仍在忙碌收拾的老周和苏师傅,心中豁然开朗——"国家级非遗博览会的邀请",承载的绝不止一份荣耀。它更像是一份责任,一个契机,让那些曾经在"暗室微光"中默默进行的守护,得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被更多人看见、理解并珍视。往后的路,她将不再独行。会有无数双手与她一起,共同托举起古籍修复的技艺、冷金笺的工艺,以及那份守护中华文脉的赤诚初心。
回去的路上,顾云深轻轻靠在沈砚辞身边,望着车窗外流动的城市夜景。远处,博览会场馆的璀璨灯光尚未完全熄灭,在夜色中连成一片,如同无数星火汇聚成的光的海洋。她想起爷爷手札里那些空白页,此刻仿佛已被悄然填满——填满的不是修复术的秘诀,而是今天在展会上见证的无数个瞬间:那些被技艺吸引而发亮的眼睛,那些认真记录的笔尖,那些赞叹与期许的留言......是无数个"看见"与"热爱"的瞬间,汇聚成光,照亮了原本幽深的"暗室"。
"以后,我们还会参加更多这样的展会吗?"顾云深望着远方的灯火,轻声问道。
沈砚辞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肌肤传来:"会的。我们还要把问渠斋的修复班真正办起来,系统性地把冷金笺工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人,让'顾氏修复术'不仅仅停留在名录上,而是成为真正火在当下、融入时代的非遗——让每一束从我们手中传递出去的微光,最终都能汇聚成照亮千年文脉的熊熊火炬。"
车子缓缓驶进熟悉的巷口,问渠斋那盏温暖的灯火已然点亮。清冷的晚风里,腊梅的幽香丝丝缕缕。顾云深望着那熟悉的门扉,心中一片澄澈安宁。她知道,非遗博览会的故事,仅仅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守护与传承的道路,漫长而悠远。但只要身边的人还在,只要心中的那束"微光"依然炽热,那么,就没有走不完的长路,也没有守不住的文脉。
喜欢琉璃碎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琉璃碎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