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议事堂,沉重的聚将鼓声如同惊雷,震动了整个阳翟城。
文武众臣以最快的速度从各处赶来,人人面色凝重。
洛阳惊变的噩耗如同瘟疫般迅速传开,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荀衍端坐主位,面沉如水,那份染血的绢帛就放在案头。
他目光扫过堂下济济一堂的英才:荀彧、郭嘉、荀攸、陈群、赵云、典韦、许褚、黄忠、徐晃…
这便是在乱世中安身立命、进而争霸天下的资本!
“洛阳之事,诸位已知。”
荀衍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汉室倾颓,神器蒙尘。奸宦虽除,然国贼董卓,虎狼之辈,已率西凉铁骑逼近京畿!其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堂下众人无不义愤填膺,却又感到一股巨大的危机和…机遇!
“主公!”
荀彧率先出列,语气沉痛而坚定,
“陛下驾崩,社稷无主,此乃国之大殇。然国不可一日无君,都不可一日无主。当务之急,乃速派精干之人,潜入洛阳,打探虚实,尽可能保护皇室血脉与朝中忠良!绝不能让帝室神器,落入董卓此等暴戾之徒手中!”
“文若所言极是!”
郭嘉接口道,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
“董卓入京,必生大乱。然其兵强马壮,西凉军悍勇,且其麾下亦有能人异士。我军虽精,然远在豫州,强行干预,恐难讨好,反易成为众矢之的。”
“嘉仍以为,当暂避锋芒,静观其变,令诸侯先去与董卓争斗,我等则可趁机巩固豫州,收拢流亡之人才百姓,此乃卞庄刺虎之策!”
武将一侧,赵云朗声道:
“云愿率一队轻骑,星夜兼程,潜入洛阳,相机行事!必尽全力,护佑忠良,探查董卓虚实!”
他为人心细沉稳,最适合此类任务。
“俺也去!保护子龙兄弟!”典韦瓮声瓮气地喊道。
“末将愿往!”黄忠、徐晃也纷纷请命。
荀衍听着麾下文武的建言,心中念头飞转。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
“好!便依奉孝与文若之策!暂不正面与董卓冲突,以巩固自身,静观其变为上。”
“子龙!”
“末将在!”
“命你率百名白马义从精锐,即刻出发,潜入洛阳!首要之务,并非与董卓交锋,而是探查情报,尽可能联络保护如卢植、皇甫嵩等忠臣,若有机会...留意两位皇子下落。”
“但切记,事不可为,以保全自身为要!”
“末将领命!”赵云抱拳,眼神坚定。
“汉升,公明!”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一部,加强边境巡逻,特别是与司隶接壤之处!严查可疑人员,若有流民涌入,妥善安置,但有趁乱滋事者,或董卓细作,立斩不赦!”
“诺!”
“文若,长文,豫州内政,屯田安民,招贤纳士之事,便全权交予你二人!我要豫州成为乱世中最稳固的根基!”
“彧(群),必不负主公所托!”
一条条命令清晰明确,众人领命而去,整个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待众人离去,堂内只剩荀衍与荀彧、郭嘉、荀攸三位核心谋士。
荀攸沉吟道:“主公,董卓暴虐,其若掌控朝廷,必倒行逆施,天下共愤。然其势大,单打独斗,无人可制。或可...暗中联络袁绍、曹操、乃至远在荆州的刘表等人,共谋讨董之事?即便不成,亦可先通声气,预留后路。”
郭嘉懒洋洋地补充道:“公达所言不差。不过,讨董联盟,必是各怀鬼胎,难成大事。我等参与,需占大义之名,却不可出死力,重在扬名立万,收拢人心。待其两败俱伤,方是我等出手之时。”
荀衍点头,这两位谋主已将未来几步都算得清清楚楚。乱世之中,不仅要勇,更要智!
“联络诸侯之事,便劳公达和奉孝多费心。记住,我豫州的态度是:愤慨董卓之恶,愿与天下忠义共讨国贼,然力有未逮,需积蓄力量,望诸公先行...”
郭嘉和荀攸相视一笑,自然明白其中深意。
安排完所有事宜,荀衍才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压力涌上心头。
并非身体之累,而是心神之耗。
皇帝猝死,中枢崩溃,巨奸当道,天下即将陷入更大的混乱,亿万生灵涂炭...这一切,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他独自一人,来到后院英魂坛所在的密室。
盘膝坐于坛前,感受着英魂坛散发出的、安神定魂、启迪智慧的温润力量,他缓缓闭上双眼,开始梳理自身所学,反思自身之道。
《浩然正气章》的精义在心间流淌——所谓浩然,乃天地之正气,集义所生,至大至刚,充塞天地!
绝非简单的修炼法门,更是一种心境的锤炼,是对“道”的追求!
需要践行正义,秉持公心,方能真正壮大!
《青帝长生经》的生机奥义随之浮现——乙木生机,滋养万物,枯荣轮回,既是生命的勃发,亦是自然的法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