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井里的秘密
1.1 诡异的发现
2010年7月13日,山东商河县孙集乡的农田里,一位村民正忙着照料他的小牛。时值盛夏,烈日当空,村民将牛绳松开,任由小牛在附近吃草。当他不经意间望向不远处的一口机井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毛骨悚然——井里赫然露出一只发白的脚掌。
这口机井位于三个村子的交界处,离最近的村庄也有四五公里远,平时鲜有人至。井口直径仅33厘米,比普通篮球大不了多少。村民颤抖着报了警,警方迅速赶到现场。经过一番艰难的打捞,一具全裸的男尸被从井中拖出。尸体已经高度腐败,面目全非,无法辨认。
1.2 神秘的凶器
法医对尸体进行了初步检验,发现死者身高约1.83米,体重90公斤左右,年龄在30-40岁之间。死亡时间大约在3个月至1年之前,死因是头部遭到钝器重力击打导致的双侧颞骨粉碎性骨折。
在井底,警方发现了一把特殊的斧头。这把斧头的样式与普通家用斧头不同,它的斧头和木把之间有两块加固用的金属片。这种设计使得斧头更加牢固,也更加适合作为凶器使用。经过仔细检查,斧头上没有发现任何指纹或血迹,显然已经被凶手仔细擦拭过。
1.3 毫无头绪的调查
警方随即展开调查,他们走访了商河县所有的五金店,终于找到了唯一一家售卖这种特殊斧头的商店。店主回忆,这种斧头是2009年12月底进的货,总共进了80把,目前已经卖出了13把。但由于时间过去已久,他无法记清楚具体卖给了哪些人。
与此同时,有村民向警方反映,2010年1月28日左右,他曾在机井附近看到过暗红色的血迹。结合这两个线索,警方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可能在2010年1月。于是,他们开始以案发地为中心,排查附近村庄在这段时间内失踪的人员。
五天过去了,警方找到了17名失踪人员,但经过比对,这些人都与死者的特征不符。警方扩大了搜索范围,从孙集乡到商河县,再到济南市、山东省,甚至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都查了一遍,但依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死者的身份成了一个谜。
二、红色桑塔纳的秘密
2.1 可疑的喷漆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警方将注意力转向了犯罪嫌疑人。在之前排查出的17名失踪人员中,有一个名叫王希元的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王希元是商河县本地人,36岁,离异单身,经营着一家养鸡场,同时欠下了银行100多万的贷款。他失踪的时间与死者的死亡时间非常接近。
然而,王希元身高只有1.65米,身材瘦小,与死者1.83米的魁梧身材相差甚远,因此他不可能是死者本人。但警方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件可疑的事情:王希元在失踪前,将一辆刚买了半年的红色桑塔纳轿车送到修理厂进行全车喷漆。更奇怪的是,自他失踪后,这辆车就一直停在修理厂,无人认领。
2.2 一片关键的树叶
警方对这辆红色桑塔纳进行了仔细检查。在后备箱的备胎下面,他们发现了一片干枯的小树叶,树叶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红点。起初,警方以为这可能是喷漆时不小心溅上的油漆,但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这个红点的质地与油漆不同,更像是干涸的血迹。
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提取了树叶上的红点进行DNA鉴定,结果令人震惊——这个红点的DNA与机井中死者的DNA完全匹配。这意味着王希元的车曾经运载过死者的尸体,而全车喷漆很可能是为了掩盖犯罪痕迹。
2.3 神秘的天津号码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王希元在2010年1月期间与两个天津的电话号码联系频繁。但在1月24日之后,其中一个号码突然关机,另一个号码也失去了联系。
警方迅速联系了天津警方,共同调查这两个电话号码的主人。经查,这两个号码分别属于韩本立和韩宝山,两人都是天津市同村的老乡。韩本立的家人告诉警方,韩本立在2010年1月与韩宝山一起外出打工,之后就失去了联系。更重要的是,韩本立的身高和体型与机井中的死者完全吻合。
三、雇佣杀手的真相
3.1 韩宝山的供述
警方立即前往天津,提取了韩本立家人的DNA样本,并与机井中死者的DNA进行比对。结果证实,机井中的死者正是失踪的韩本立。随后,警方找到了与韩本立一起外出打工的韩宝山,并将其带回警局进行审讯。
面对DNA比对的铁证,韩宝山终于交代了犯罪事实。原来,2009年9月,有人出价10万元雇佣他和韩本立去杀一个叫张本岭的人。而这个雇主不是别人,正是失踪的王希元。
3.2 失败的暗杀计划
韩宝山向警方详细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他和韩本立接受任务后,从天津来到山东商河县,开始策划暗杀张本岭的行动。他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制造车祸、在张本岭的车上安装爆炸装置等,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