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今天是除夕。”孙老师的声音温和慈祥,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在我们古老的历法里,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日子。这个‘安’字,就是我们‘世安军’的‘安’,是平安,是安宁,是我们所有人用生命和汗水守护的东西!”他经历过末日的绝望,更懂得知识传承的可贵。在他的组织下,据点里所有曾有教学经验的人都成了老师。语文、数学、基础物理、植物种植常识,甚至是末世生存手册里的急救要点,都成了孩子们学习的课程。知识,是他们留给下一代最宝贵的武器。
在县医院据点改建的行政办公室里,王小雨正埋首于几张摊开的登记表。昏黄的应急灯下,她的侧脸沉静而专注,褪去了最初的怯懦青涩,眉宇间透着一股干练与稳重。她的面前堆放着厚厚的册簿,记录着三个据点近千名幸存者的详细信息:姓名、年龄、原职业、特长、健康状况、亲属关系……每个人的右手腕上,都系着一根一指宽的红色布条,上面用黑色的防水笔清晰地写着两个字——“世安”。
这不仅仅是身份标识,更是震慑,是归属,是生存的铭牌。
王小雨仔细核对着新加入人员的登记信息,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她还负责配给发放的记录、任务贡献点的统计。每一次登记,每一次物资签收,都伴随着幸存者眼中深深的敬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和信息,最终都会汇总到那个男人手中。而“世安”二字代表的铁律和庇护,其代价是绝对的服从与忠诚。任何伤害“世安”成员的人,无论逃到哪里,都将面对来自那个男人不死不休的追杀。这份血淋淋的威慑力,成为维系庞大组织稳定的冰冷基石。
所有的一切,都源于那个男人——李峰。
他用冷酷的铁腕、精准的算计和深不可测的个人武力,在末日废墟上筑起了这三座名为“世安”的孤岛。他制定严苛到极致的生存法则:青壮年不分男女,必须编入战斗组、搜寻队、生产组或建设组,贡献劳力;中年人承担警戒、巡逻、据点维护;老年人和妇女负责后勤保障、照料孩童、维护据点卫生;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懒怠、内斗、私藏物资、违背命令,处罚方式简单粗暴且残酷——驱逐,或是处决。没有中间地带。
同时,他也用近乎神迹的准备和掠夺,保障着这上千人的生存底线。丧尸爆发前囤积的海量物资只是起点。在秩序彻底崩溃后的混乱期和随后的两年寒冬里,他如同最精密的战争机器,亲自策划并带领精锐的“锋刃”小队(王志刚是其核心成员之一),以冷酷无情的手段,扫荡并彻底占据了五华县及其周边所有已知的战略储备点:县中心粮库、战略物资储备库的分库点、几个大型物流园区的冷冻仓库、五金建材市场、加油站……他甚至派人掘开了通往邻县的一条废弃战备隧道,运回了里面封存的应急罐头和压缩饼干。
如今,三个据点的地下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真空包装大米、面粉、罐头、脱水蔬菜、复合维生素片、药品、燃油、备用发电机零件、子弹……足够上千人熬过这个酷寒的冬天,甚至支撑到下一个收获季。厚实的棉衣、保暖内胆、防寒靴,虽然款式杂乱,但足以御寒。正是这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上铁血的纪律管理,才让“世安”在末世的地狱画卷中,涂抹上了一层微弱却真实的人间烟火色。
除夕,悄然降临在末世第435天的黄昏。
碧桂园据点。风雪依旧,但据点内部却被一种压抑着的、小心翼翼的节日气氛笼罩。加固加高到两人多的合金板围墙顶部,巡逻队的脚步踩在冻结的冰渣上,发出嘎吱的轻响。了望塔上的哨兵目光如炬,手中的79冲和95式步枪枪口低垂,却随时可以抬起喷射火焰。他们警惕着外面风雪中可能隐藏的一切威胁,也警惕着据点内部任何可能触犯“静默铁律”的声响。
物业中心二楼那间最大的会议室,此刻门窗紧闭,厚厚的遮光帘和钉死的木板隔绝了所有光线外泄。室内却灯火通明——几十盏LED应急灯被调到最低档,柔和的光线勉强照亮了空间。墙壁上居然歪歪扭扭地贴上了几张褪色的红色彩纸剪成的窗花,那是心灵手巧的妇人用废弃包装纸做的。中央的长条会议桌被临时拼凑成更大的平台,上面铺着洗得发白的旧床单。两百多名男女老幼挤在这里,空气里弥漫着人体聚集的热气和一种混合了食物、汗味与期待的复杂气息。所有人都穿着厚实的棉衣,手腕上的红色“世安”布条分外醒目。
没有人喧哗,交谈声压得极低,如同情人间的絮语。“静默模式”是李峰在黑暗降临后下达的死命令,任何可能吸引尸群注意的噪音都是禁忌。违者,后果足以让所有人心胆俱寒。因此,即便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庆祝也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克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警黎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辅警黎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