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重九的父亲对他说道:娃,我们李家穷,但是我们从来都不会去拿别人一分东西,不占别人一点便宜,我们穷,但是要有骨气,校长是你的恩人,我们家现在拿不出钱,也没有什么东西,但是你要记住了,既然你要念书,我会拼了命,供你读书,你要读出个样子来,给你妈和我,争口气,也为你自己,不要和我一样,一辈子只能是在地里讨生活,莫得出息,从明天开始,家里的农活不用你干了,你就一心一意的读书。李重九,当时虽然年纪小,但是他懂父亲的不易,知道父亲的苦楚,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力点了点头。
从那天开始,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了,李重九用自己的天赋加努力,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在他那个年代,能上高中的人很少,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饿了就吃馒头就水,困了就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睡觉,就这样他迎来了高考,但是当时文化大革命,高考取消了,晴天霹雳,李重九的高中老师伤心的说道:时也,命也,要不是这次运动,重九啊,你肯定能考上大学。就这样,李重九跟着大部队青年下乡,去了内蒙古。
在内蒙古一呆就是五年,李重九从一个青年,在大漠草原熬成了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脸上没有了稚嫩,只有满脸风霜,在这里,李重九遇到了自己的妻子,一个内蒙古牧民的女儿,两个人在一个农场干活,呆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产生了情愫,再加上李重九也有文化,所以,就这样两个人就结婚了。如果就是这样下去,李重九也能幸福平庸的过完这辈子,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一件美事。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天要你行,那你注定不平凡,文革结束后,恢复了高考,这让李重九又燃起了自己的高考梦,他要继续读书,要出人头地。他的妻子也是知书达理的人,支持自己的丈夫继续读书,他老丈人对于自己这个女婿也是寄予厚望的,把家里的活都包揽了下来,让女婿安心学习,准备高考。就这样李重九,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考完之后,李重九心情很好,他感觉自己没有问题,高考的题目他都会,所以回家就一直等待高考出榜的消息,可等出了高考的成绩之后,李重九落榜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成绩,怎么会呢,这些题自己都会啊,不应该是这样啊。其实李重九的卷子被人冒名顶替了,他的卷子换给了别人,而那个人顺利的考上了大学。一无所知的李重九,很受打击,一气之下,把高考的书籍都烧了,看来他只有牧羊的命了。
一封家书送到了李重九所在的农场,拿到信之后,李重九急忙拆开看,看完之后心里咯噔一下,他的父亲去世了。对于自己的父亲,李重九10岁之前都是记恨父亲的,不让他上学,只能下地干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重九慢慢的体会到父亲的不易,心里的芥蒂也慢慢的解开了。知道父亲的死讯,他还是破防了,拿着信在蒙古包外面放声大哭,李重九的妻子,岳父岳母都为之动容,第二天,李重九带着自己的妻子孩子,就出发回自己的老家,再见父亲遗体最后一面。
等李重九到自己家之后,已经是十天以后了,由于天气炎热,父亲的尸骨已经埋葬了,李重九跪在自己父亲墓前,三天三夜,从回到家不吃不喝,再加上下了两天雨,第三天的李重九晕在自己父亲的坟头前,还好他的妻子去的及时,把他背回来村子的卫生室,一量体温40°,吓的他妻子眼泪都流个不停,幸好是卫生室医生对于这方面的病症比较熟悉,给他打了点滴,这才让李重九退烧了,这也让李重九在家足足休养了一个月,身体才好转。
身体好转了,李重九一家就开始收拾,他要带着母亲去内蒙古,母亲自己一个人在家他不放心。等收拾好了之后,李重九木讷的坐在院子里,看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回忆一点一点袭上心头,想起了自己童年的往事,和父亲的影子,不禁潸然泪下。就在李重九陷入悲伤的情绪时,突然一只大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这突然的一拍,把李重九拍醒了。他定眼一看,立马站起身来,握着眼前那个人的手说道:校长,您好啊。望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校长,李重九心里不禁一热,校长对他是有恩情的,要不是校长当年免了他的学费书本费,那他现在只是一个庄稼汉了。两个人坐在院里,聊了好久,校长对于李重九这个学生,印象最深,对于李重九寄予了厚望,奈何时运不济,都是命,没有什么好说的。校长听了李重九,高考恢复之后,他参加了一次,但是没有考中,校长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重九,你是有天赋的,第一次落榜了没有什么,范进都不知道考了多少次,后来不也是考中了吗。再考一次,只有上了大学,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不然一辈子平平庸庸的度过,是不是很乏味呢。听了校长的话,李重九心里的一盏灯,好像突然被点亮了一样:一辈子平平庸庸的度过,是不是很乏味呢。他和老校长聊了很久很久,到了傍晚月亮都出来了,老校长才离开,望着老校长离去的背影,李重九有种莫名的伤感,浮游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缅甸启示录之风云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缅甸启示录之风云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