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在加速生命的轮回。” 洛凡蹲下身抓起一把灵壤,土壤在掌心凝结成一颗跳动的 “土心”,表面的纹路如同树轮般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共鸣之印传来厚重的震颤,顺着手臂蔓延至全身,他能清晰感知到土壤中封存的 “生命脉络”—— 这些能量按万物生长的节律排列成复杂的网络,就像记录生机的乐谱,每一个节点都对应着一种生物的生命周期。“《地脉考》说的没错,灵壤的本质是‘大地的胎盘’。你看那块隆起的土丘,” 他指向息壤池对岸的高地,那里的土壤呈现出不正常的暗红色,“它吸收的全是死亡的能量,内部的土脉比周围的灵壤更加狂暴,如同沸腾的岩浆,显然积累了太多负面的生机,长此以往必然会彻底失控。”
伊莎贝拉的测壤晶突然发出沉闷的嗡鸣,晶体表面的光芒忽明忽暗,内部映出原野中央的景象:一座由灵壤堆砌的方坛悬浮在息壤池上空,坛面上的土壤正在剧烈翻涌,释放出的褐绿色土脉汇聚成漩涡,漩涡中心隐约可见拳头大小的 “培土之核”,核心周围环绕着五道不同颜色的光环,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方坛周围的地面上,散落着数十具 “土骸”—— 这些并非真正的骨骼,而是由凝固的土壤组成的人形轮廓,有的保持着播种的姿态,手中握着虚化的谷穗;有的正俯身收割,镰刀的虚影在指间闪烁。轮廓边缘不断有细小的土粒剥落,在空中化作转瞬即逝的绿芒。
“是培土学派的遗址。” 伊莎贝拉的冰斗气勾勒出方坛的立体结构,冰蓝色的光芒在褐绿色的地脉中格外醒目,“学派相信土地是生命的本源,他们创造的培土之核能调节灵壤的能量流动,让沃土原成为研究生命奥秘的天然实验室。最终却因追求‘绝对丰收’而过度抽取地脉,导致核心能量失控,让这片原本丰饶的原野变成了生命的绞肉机。”
靠近方坛时,周围的地脉突然变得狂暴,脚下的土地开始剧烈震动。无数土刺从地面钻出,在空气中组成旋转的 “土刃”—— 这些由高密度灵壤构成的利刃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能轻易切开岩石,被击中的树干会瞬间被石化,木质纤维转化为硅酸盐晶体,年轮化作精美的花纹。洛凡挥动共鸣之印,红蓝双色光流在身前形成屏障,光流交织成坚固的盾牌。土刃击中屏障的瞬间,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像是巨锤敲打青铜,屏障表面浮现出层层涟漪,每一次涟漪的扩散都伴随着能量的湮灭,产生细小的土尘。
“它们在排斥外来者。” 他咬紧牙关抵御着地脉的冲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滴落在地,立刻被土壤吸收,留下深色的印记,“培土学派的记录说,失控的灵壤会本能地保护培土之核,任何试图靠近的活物都会被地脉侵蚀,要么失去生命活力变成枯槁的雕像,要么被土壤同化成为新的土骸,永远困在这片原野,重复着耕种与收获的轮回。”
方坛底层的石室中,保存着培土学派的研究日志。石室的墙壁上镶嵌着各种植物的化石,化石散发着微弱的荧光,照亮了室内的景象。泛黄的纸页上,用矿物颜料绘制的图谱详细记录了灵壤的特性:他们最初只是观察自然的循环 —— 种子在春天发芽、作物在夏天生长、果实在秋天成熟、根系在冬天休眠,记录下这些生命过程在灵壤中的留存状态,那时的研究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大地的感恩。但随着研究深入,学派首领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在日志的后几页,字迹变得狂乱而贪婪,提出 “生命武器化” 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培土之核加速生物的变异,创造出具有破坏力的 “战植”,这种贪婪最终导致核心过载,引发了地脉暴走,日志的最后一页沾着暗红色的污渍,仿佛记录者的鲜血。
“他们不是被灵壤杀死,是困在了自己创造的生命循环里。” 洛凡抚摸着日志最后一页的土印,这枚由褐绿色土壤组成的掌印与共鸣之印产生强烈共鸣,仿佛有无数的哀嚎在他脑海中回荡,诉说着当年的悲剧,“你看这些土骸的姿态,他们都在重复着最后的动作 —— 试图关闭培土之核,却永远停留在了被地脉吞噬的前一刻,被自己创造的能量永远禁锢,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此时,培土之核突然爆发出浓郁的绿光,如同大地深处的心脏骤然跳动,瞬间照亮了整个原野,却又带着吞噬一切生机的力量。方坛表面的灵壤全部沸腾起来,褐绿色的土脉迅速扩张至百米范围,所过之处,岩石都被转化为土壤。无数狂暴的土刺从地面钻出,它们不再是温和的能量流,而是化作锋利的 “土之荆棘”,荆棘上的尖刺呈现出不同的元素属性:有的覆盖着燃烧的火焰,所过之处草木化为焦炭;有的凝结着锋利的冰晶,接触到的物体都会被冻结;有的缠绕着导电的藤蔓,闪烁着危险的火花。这些元素能量在空气中形成交错的网,将整个方坛笼罩其中,如同一个巨大的生命囚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在斯亚大陆傲世无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我在斯亚大陆傲世无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