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
陈博士,它看起来,像用雨滴和光线写成的诗篇。”
她的话语轻柔,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陈岩似乎微微一怔,随即,做了一个让晓月也感到意外的动作。
他快速切断了动态数据流和模型演示,直接将“天枢”港观测穹顶外的实景画面共享给了晓月。
画面中,地球蔚蓝的弧线优雅地悬挂在深邃无垠的墨黑宇宙背景中。
此时正值地球的黄昏区域,夕阳的余晖如同一支巨大的金笔,为层层叠叠、翻滚不休的云海镀上了无比温暖、壮丽的橙红与金边。
而在那极高极高的平流层之上,几乎与深空接壤的稀薄地带,一道横跨数千公里、近乎完全透明的能量薄膜在夕阳的折射下若隐若现——
那是“水盾”的高空导流能量场,如同给地球这颗脆弱的生命摇篮,系上了一条流动的、闪耀着微光的银色缎带,抵御着深空的无情。
“比不上你的护盾。”
陈岩的声音似乎比平时低沉了一丝,带着一种晓月从未听过的、近乎感性的波动,
“它包裹着‘奋进号’穿越太阳风的样子……
我从天枢的观测记录里看到过。
它像给一颗远行的流星,披上了一层抵御星尘的金色纱衣,坚韧而……
温柔。”
他罕见地使用了一个非技术性的词汇。
画面共享着,量子信道的带宽承载着超越数据的静默。
两人隔着四千万公里的冰冷虚空,在这条由纠缠粒子构成的、理论上瞬间抵达的信道所构建的静谧空间里,无声地凝视着彼此眼中完全不同的世界——
晓月眼中,是舷窗外火星赤红的荒原、冰冷死寂的环形山和无边黑暗的星空;
陈岩眼中,是观测窗内地球蔚蓝的海洋、流动变幻的云锦和那层守护生命的银色薄纱。
两个世界,在量子态中微妙地叠加着。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几秒,也许是几分钟,晓月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她的指尖在空气中虚点,仿佛触摸着全息投影中正在舷窗外翻卷的火星区域性沙暴影像:
“陈博士,那里……
火星上,未来……
会下雨吗?”
问题带着一丝少女般的憧憬,又蕴含着首席研究员对科学的向往。
陈岩立刻从短暂的感性中抽离,恢复了精准的科学家本色。他快速调出新的数据界面,如花瓣般在晓月面前展开:
“萨希斯平原及周边区域的地下卤水冰层储量,根据‘红岩’基地最新的穿透雷达和钻探验证数据,已基本探明。
总储量保守估计相当于地球五大湖总水量。
溶解盐分和重金属含量在可处理范围内。”
复杂的卤水提取、净化、雾化释放方案图,以及利用谐振波电离火星沙尘作为人工凝结核的技术路线图清晰地展示出来。
“‘造云者’项目的核心目标,正是利用我们掌握的谐振技术,结合地下卤水资源,尝试在五十年内——”
他罕见地停顿了一下,仿佛在谨慎地挑选着最能准确表达期望,又不过分承诺的词汇,
“在诺克提斯峡谷……
或者其他条件成熟的区域上空,生成第一场真正属于火星的、可持续的人工降雨。”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科学家的审慎,却又饱含着对改变星球命运的雄心。
晓月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那幅画面:
在依旧稀薄、却可能因改造而略带水汽的火星赤红色天空下,细密的、带着微咸气息的雨丝,轻柔地洒落下来,浸润着干涸了亿万年、布满氧化铁尘埃的古老河床。
雨水汇成涓涓细流,冲刷着岩石,也许未来,会有第一批顽强的地衣或改造过的微生物,在湿润的缝隙中萌发……
她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睁开眼时,眼神明亮而充满决心:
“五十年……足够了。
足够我在诺克提斯迷宫的深处,找到那个最强的‘谐振点’,把它变成‘造云者’的心脏,给整个计划提供源源不断的、更强大的能量钥匙。”
陈岩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对科学极限的挑战,也是对改变星球命运的责任担当。
他那线条冷峻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牵动了一下,一个近乎微笑的弧度在他脸上浮现,虽然转瞬即逝,却如同冰原上初绽的微光。
“等你数据。”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简洁,
“保重。”
通讯结束。
陈岩的身影化作光粒消散在空气中。
观景舱内只剩下晓月一人,和舷窗外那颗已近在咫尺的巨大铁锈色星球,压迫感扑面而来,奥林帕斯火山的巨大阴影几乎占据了半边视野。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随身携带的父亲给的金属盒。
那块月岩切片在透过舷窗的遥远星光下,流淌着冷冽而神秘的幽蓝色辉光,那是钛铁晶体在低光下的独特反应。
她想起很小的时候,父亲总在深夜结束工作后,带她到书房。
他会指着墙上的巨大星图,用温暖的大手包裹着她的小手指向那颗橙红色的光点:
“晓月你看,火星像不像一颗生锈了的糖果?
爸爸等着你去把它拆开,看看里面藏着什么宝藏呢。”
孩童时的梦想,如今正化作现实。
掌心的月岩冰冷而沉重,那是根,也是启程的基石。
喜欢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