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外的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如同一剂高效的催化剂,加速了赵天河团队内部的技术整合与危机意识。返回铁脊峡谷基地的途中,三人都沉默着,消化着此次“沉默图书馆”之行的收获与警示。
那块因仓促启用而能量损耗、光泽黯淡的【虚空辉石(微型)】被林雨晴小心翼翼地放入特制的惰性气体容器中保存。虽然体积小,且能量有所消耗,但它证明了能量护盾理论的可行性,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核心材料样本。
“能量护盾的激发原理已经验证,关键是如何将其稳定化、常态化,并降低能耗。”一回到基地,林雨晴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分析工作,她利用步战车上有限的检测设备,对辉石的能量波动频率、与冷聚变核心的能量耦合反应进行着反复测算。
王薇则负责全面检查步战车在遭遇袭击后的状态,尤其是辉石接触点附近的车体结构和电路,确保没有留下隐患。同时,她根据战斗记录,分析那三台人形机甲的战术特点和弱点,以备未来再遇。
赵天河则再次摊开那份【小型能量护盾发生器(破损)】设计残图,结合刚刚亲身体验过的护盾激发过程,以及林雨晴初步的检测数据,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制造蓝图。
“残图缺失的主要是能量回路稳定模块和场强调控部分。”赵天河指着图纸上的几处断裂线,“‘工蜂’说得对,我们的冷聚变核心能量输出足够,难点在于如何精细控制和塑造能量场。”
接下来的几天,基地进入了废寝忘食的技术攻关阶段。铁脊峡谷的采矿作业完全交由工程模块自动化运行,提供稳定的资源补充。林雨晴几乎住在了她的简易实验室里,脸上常带着熬夜的疲惫,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她尝试了多种能量引导和放大回路的设计,利用手头能找到的最好导体和绝缘材料进行微缩模拟实验。
赵天河和王薇则化身她的助手,根据她的需求,加工各种奇形怪状的金属部件,铺设复杂的线缆。冷聚变核心被接出多条临时能源线路,供林雨晴进行各种耗能测试。过程中不乏失败,偶尔还会引发小范围的电路过载或能量逸散,冒出阵阵青烟,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期间,赵天河也通过加密频道与“掌柜”保持着联系。“了望塔”方面对“血熊”的袭击表达了正式歉意,并送来了一批珍贵的电子元件和高精度加工工具作为补偿,这无疑雪中送炭。赵天河也履行承诺,交付了第一批合作约定的药剂。
“掌柜”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情报:“根据我们的观测模型,枯萎沼泽的能量‘低潮期’将在七天后开始,预计持续48小时左右。这是探索核心区域的绝佳窗口。另外,关于‘导能晶格’(虚空辉石),我们查到一条未经证实的线索,NM-37矿坑深处可能存在更大的矿脉,但那里已被‘血熊’势力划为禁区,风险极高。”
“NM-37矿坑……‘血熊’……”赵天河记下了这个信息。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朋友,但敌人的禁区往往藏着好东西。
终于,在“低潮期”预计开始的前三天,林雨晴带着布满血丝却兴奋无比的眼睛,向赵天河和王薇展示了最终的成果——一个巴掌大小、由无数精密元件和那块微型虚空辉石核心构成的复杂装置。
“成功了!虽然只是原型机,输出功率和覆盖范围有限,但稳定性已经达到可实用标准!”林雨晴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我将其命名为‘铁幕I型’能量护盾发生器。它可以生成一个覆盖步战车正面主要区域的定向能量护盾,能够有效偏转动能弹药、吸收和分散能量攻击。能耗方面,在非持续遭受重击的情况下,冷聚变核心可以支撑其长时间开启。”
赵天河和王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狂喜。没有任何犹豫,他们立刻开始将这个凝聚了三人无数心血的原型机安装到步战车上。根据残图和林雨晴的设计,护盾发生器被集成在车体前部装甲内侧,与冷聚变核心和主控系统直连。
安装完毕,启动测试!
嗡——
一阵低沉悦耳的嗡鸣声响起,步战车前方空气出现一阵轻微的水波状扭曲,一道肉眼难以察觉、但在传感器下清晰可见的淡蓝色能量屏障瞬间展开,将车头、炮塔以及部分侧面区域保护起来。
赵天河操控同轴机枪,对着护盾边缘外的地面进行了一次点射。
哒哒哒!子弹打入泥土,而护盾只是泛起微不可查的涟漪,车体毫无感觉。
“降低功率,测试防御上限。”赵天河下令。
王薇操控步战车,用机炮对准护盾覆盖区外的一块巨石。
咚!一声巨响,巨石崩碎。而步战车只是微微一震,护盾光芒闪烁了一下,迅速恢复稳定。传感器显示,能量消耗出现了一个小峰值,但很快平复。
“防御效果卓越!能量恢复速度符合预期!”王薇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求生路上我有点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求生路上我有点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