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罡风如刀,刮过岩层,发出呜咽般的厉
刘周盘坐在孤峰之巅,身下是万丈深渊,头顶是璀璨得令人心悸的星空。真界的星河,每一颗星辰都硕大明亮,洒下的清辉却冰冷刺骨,蕴含着远比小世界狂暴的精气。他周身毛孔开合,如同一个个微小的漩涡,艰难地吞噬炼化着这些冰冷星辉,将其纳入经脉,转化为磅礴的真武罡
体内,九重真武天关巍然矗立,罡元如海,奔流不息,每一次循环都带来力量的增长,却也清晰无比地触摸到那层坚不可摧的壁垒——真武境的极限。再向上,便是另一番天地,另一个大境界的起点。然而这一步,犹如天
他睁开眼,眸底深处有星辉流转,更多的却是一种沉静的审视。来到真界时日不短,早已褪去了初时的惶惑与震撼,取而代之的是对自身渺小的清醒认知,以及在这庞大世界立足所必须的、近乎冷酷的自
“悟性,才是贯通天人之桥的根本。”他低声自语,声音散入罡风之中。这是他在无数次独自体悟、对照真界流传的诸多典籍后得出的结论。双修得来的力量,终是借外物而兴,看似捷径,实则埋藏着心神受制、根基虚浮的隐患。而唯有自身悟性超绝,方能直指功法本源,洞察天地法则运行的微妙轨迹,从而凝聚出真正属于自己、圆融无瑕的道
这条路更苦,更慢,更孤独,尤其对他这般毫无跟脚背景的飞升者而言,更是步步荆棘。但刘周目光沉凝,并无半分动摇。他出自微末,早已习惯了在绝境中独自开辟生
内视己身,九重天关的罡元已臻至当前境界的圆满,雄浑无匹,却也无法再增添一分。突破的契机,不在单纯的积累,而在于“悟”。悟那一丝虚空真意,悟那星辰运转的法则,方能引动更深层次的力量,淬炼罡元,叩击那冥冥中的境界之
他翻手取出一枚玉简。这是日前在一处荒废的古修洞府中所得,代价是险些被守护洞府的残破阵法绞杀。玉简材质古旧,边缘已有磨损,里面并非什么惊世传承,只零星记载了一位古代修士关于周天星辰运行的感悟碎片,言语晦涩,逻辑断续,显然只是其随手记录的心得。其中大部分内容对如今的刘周而言都太过高深缥缈,唯有一小段关于“星辉潮汐”的描述,引起了他的注
“……星非静悬,其辉有潮,涨落循古,引而不发……感其脉动,身合其韵,可汲黯星之力,洗练凡罡…
这段文字如同闪电,照亮了他连日来的困惑。真界星辰之力如此磅礴却难以炼化,并非仅仅因其狂暴,更因其本身存在着某种类似潮汐的波动韵律!若不能契合其韵律,便是事倍功半,甚至反遭反噬。若能把握其脉动,顺势而为,非但能更高效地汲取星力,甚至可能引动那所谓的“黯星之力
何为黯星之力?玉简未有详解。但刘周心有所动,他需要找到一个星辉潮汐波动最为剧烈的地方,亲身感受,印证此
目光掠过苍茫大地,最终定格在远方一片奇异的地域。那是一片广袤的黑色石林,一根根粗粝的石柱拔地而起,直指天穹,在星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那片区域,罡风尤其猛烈,甚至肉眼可见空间有细微的扭曲,寻常真武境修士根本不敢靠近。但刘周能隐约感觉到,那里的星辉浓度远超别处,而且波动异
就是那里
他长身而起,化作一道青影,如电射向黑色石
甫一踏入石林范围,压力陡增!无形的力场笼罩而下,空气粘稠如胶,不仅飞行艰难,连每一步迈出都需耗费巨力。更可怕的是那无所不在的星辉,不再是温和洒落,而是如同冰冷的暴雨,疯狂砸落,钻入肌肤,冲击经脉,带来针扎般的刺痛和冰
刘周闷哼一声,九重罡元自发运转,在体表形成一道厚重的护体罡罩,青光明灭,抵挡着星辉的冲击。护罩之上,涟漪不断,发出滋滋的声
他凝神屏息,并未急于深入,而是就地盘膝坐下,放开神识,仔细体会那无所不在的星辉波动。初始时,只觉一片混乱狂暴,如惊涛骇浪,毫无规律可言。但他心志坚韧,悟性非凡,谨守心神,将玉简中那段晦涩口诀反复默诵,神识如丝,细细编织蔓延,尝试去捕捉那狂暴背后的韵
时间一点点流逝。护体罡罩在持续不断的冲击下渐渐变得稀薄,刘周的脸色也微微发白,罡元消耗巨大。但他依旧沉浸在那玄妙的感知中,对外界的压力恍若未
不知过了多久,在他神识感知的世界里,那原本一片混沌的星辉狂潮,忽然显现出了一丝极细微的、周期性的变化!如同狂乱鼓点中,隐藏着一个恒定而古老的节
就是
刘周心神一振,立刻催动功法,尝试调整自身罡元运转的频率,去契合那捕捉到的古老节
初时极为生涩,屡屡失败,罡元运转与星辉波动格格不入,反而引得更多星辉混乱冲击,护体罡罩剧烈摇晃,几欲破碎。但他毫不气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神武至尊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神武至尊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