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标缓缓放下信件,心中巨浪滔天,这些指令背后,是少爷对西域复杂局势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大明长治久安的深远考量。但要对准噶尔和漠西蒙古用如此残酷的手段,让他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深吸了一口气后,使劲摇了摇头——少爷的命令不容置疑!少爷永远是对的!
“但这……这该如何下手?”李标抬头望向身旁的师长们,“老子怎么跟这些鸟人说呢?这活儿让谁来干?”
李标费力的转述完靖国将军的训示,203师师长贺虎臣皱了皱眉头,低声说道:“司令,这青海的漠北蒙古人……全部杀光?这……这恐怕会引起极大的反弹啊!”
“是啊,司令!”204骑兵师师长张新亮也附和道,“西藏的喇嘛……若是不肯归顺,不接受废奴,就要全部杀光,这藏传佛教的根基怕都是要断了!”
李标沉默不语,李标心中的少爷是“从不会犯错的人”!少爷的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很明显,少爷已经给青海的漠北蒙古人判了死刑,不弄死这些人日后必成大患;西藏的农奴制若不废除,社会矛盾将永远无法调和,得不到青藏的民心,汉人就立不住脚;准噶尔部若不根除,天山南北和伊犁河谷的局势将永无宁日。无论未来是否会发生,李标才不会管这些,反正李标内心是盲从李勇判断。
但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引发更强烈的反抗那又如何?正好杀个干净!
李标再次展开信件,仔细研读着老大的每一个字。他终于肯定,少爷肯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抉择。
“扶持塔尔寺”,是为了在青海树立一个亲明的宗教势力,便于控制当地民心;“绝种漠北蒙古人”,是为了消除青海潜在威胁,确保大明绝对统治;“废除农奴制”,是为了赢得西藏人民的支持,削弱藏人治藏的统治基础;“绝种准噶尔部”换上明人后,则是让天山南北的江山永固。“边打边谈,接受归降,成为西征助力”,则是对蒙古人还是有灵活策略,对大明有归属感的,还是要融入。
经过一番深度理解之后,李标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诸位,少爷的指令,必须不打折扣的执行。此战,我们不仅要征服西域的土地,更要征服西域的人心。我们的手段,虽残酷,却是为了大明长远的统治。”
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慈不掌兵!我决定,要做就要给老子做绝!所有的黑锅由我李标来背!”师长们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看到李标坚定的眼神,满脸的杀气,纷纷站立立正后举手敬军礼!“坚决完成任务!”。
李标站起身来,将信件放在烛火上,看着它缓缓燃烧殆尽。“此信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看后即毁!”他轻声重复着少爷的话,这场西征,注定将是一场充满血腥与争议的战争。
崇祯六年六月初一,兰州前进基地的战鼓声划破晨雾,西域边塞的战争机器轰然启动。洪承畴站在西宁作战地图前,目光如炬地锁定着两个关键目标——西宁与塔尔寺。
他迅速做出部署:一方面,令杨嘉谟带着202师及五千蒙古仆从军作为前锋,如一把铁锤,缓缓向西宁压过去。这些蒙古士兵熟悉当地地形,既能打头阵试探敌情,又可减少明军的伤亡;另一方面,他派出一支精锐使者队伍,快马加鞭奔向安多地区格鲁派的重要中心——塔尔寺。
此时的塔尔寺,正被阴云笼罩。法台阿嘉·喜饶桑布坐在庄严的佛殿中,眉头紧锁,满脸焦虑。自藏历木龙年(1604 年)成为塔尔寺第六任法台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弘扬黄教,可如今,寺院却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绰克图台吉的骑兵如一群贪婪的豺狼,多次掠夺寺庙的财产,屠杀虔诚的信徒,抢走肥沃的田产。寺庙的仓库早已空空如也,众多喇嘛只能靠挖野菜充饥,快揭不开锅了。阿嘉·喜饶桑布心急如焚,日夜盼望着固始汗的援军到来,可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援军的踪影。
就在阿嘉·喜饶桑布陷入绝望之时,洪承畴的秘密使者悄然抵达塔尔寺。使者恭敬地向阿嘉·喜饶桑布传达了大明的两个重要意见:
大明三万大军已从兰州出发,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大明愿伸出援手,帮助黄教消灭绰克图台吉的骑兵,恢复塔尔寺的安宁。
大明朝廷正式册封阿嘉·喜饶桑布为第一世阿嘉活佛,给予黄教在青海至高无上的官方地位。
阿嘉·喜饶桑布法台不愧是智慧超群的高僧,他瞬间明白了大明的意图——这是要正式占领青海,同时从官方层面承认黄教在青海的统治地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当机立断,欣然接受了大明的统治。
他深知,与强大的大明合作,不仅能保住塔尔寺的基业,还能让黄教在青海之外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他立刻派人给明军带路,并详细介绍了绰克图台吉的兵力部署、作战习惯等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煮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水煮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