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咖啡馆里的颤抖证据:十月的黄浦,秋雨总带着黏腻的凉意。林砚之撑着黑伞走进“老码头咖啡馆”时,玻璃门上的风铃叮当作响,驱散了些许室内的沉闷。靠窗的角落,一个穿灰色旧外套的年轻人正低着头,手指反复摩挲着面前的搪瓷杯,杯沿的咖啡渍圈出陈旧的印记。
是李默。
林砚之放缓脚步走过去,小陈跟在身后,手里提着的黑色公文包沉甸甸的——里面装着法院刚签收的《追加诉讼请求申请书》,但此刻,所有文件的分量都比不上眼前这个年轻人可能带来的东西。“李先生,我是林砚之。”她拉开椅子坐下时,刻意让动作轻一些,“路上没堵车吧?”
李默猛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布满红血丝,像是熬了好几夜。他没回答,只是飞快地扫了一眼咖啡馆门口,又低头看向桌面,喉结动了动:“林处长,我……我带了东西,但你们得保证,这事之后,智愈科技找不到我和我妈。”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右手伸到外套内袋里,掏东西时指节泛白。
林砚之点头,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证人保护协议》推过去:“这是市公安局伦理案件专项组出具的保护方案,庭审后我们会安排你和母亲暂时搬去安全住所,医院那边也会有专人对接,不会泄露你们的信息。”她注意到李默的目光在“医院”两个字上顿了顿,眼神里掠过一丝痛苦。
这时,李默终于从内袋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银色U盘,放在桌面上轻轻推过来。“这里面是算法训练的原始日志,从2024年1月到3月的,每一次参数调整都有记录。”他的指尖还停在U盘边缘,像是舍不得松开,“3月12号那天,陈明远开了个闭门会,就我们算法组五个人参加,他说‘罕见病病例太少,每次诊断都要调用特殊模型,拉低整体准确率,医院采购时看的就是这个数,必须调’。”
小陈立刻拿出笔记本电脑,将U盘插进去。屏幕上跳出的Excel表格里,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数据清晰可见,其中一行用红色标注的记录格外刺眼:“2024-03-15,根据Q1运营要求,罕见病样本权重由0.05下调至0.001,优先保障常见病诊断准确率≥98%,负责人:陈明远(签字待补)”。
“我当时提出反对,说权重调这么低,系统很可能漏诊罕见病。”李默的声音越来越低,手指抠着桌沿,“陈明远没理我,第二天就让HR把我调到了边缘项目,负责整理用户反馈,根本碰不到核心算法。上个月我妈查出胃癌,需要手术费,我找他要绩效奖金,他却让我主动离职,还说‘懂规矩就别多嘴’。”
林砚之看着日志里的红色标注,又看了看李默泛红的眼睛,心里清楚,这份证据不仅能证明智愈科技的算法存在人为伦理缺陷,更能坐实陈明远为了商业利益刻意规避风险的事实。“我们会立刻将这份日志提交给法院,申请追加‘商业欺诈’的诉讼理由。”她将U盘收好,放进带有加密锁的文件袋里,“你母亲的手术安排,我们已经联系了黄浦市第一医院的肿瘤科张主任,他说可以走绿色通道,下周一就能入院,费用由市科技伦理监管专项基金垫付。”
李默猛地抬头,眼里满是不敢置信:“真的?不用我先交钱?”
“真的。”林砚之从手机里调出与张主任的聊天记录,递到他面前,“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按时出席明天的庭审。你的证词,能让更多像你母亲一样的患者,不会因为算法的‘刻意失误’错过治疗时机。”
李默看着手机屏幕上“同意接收患者李桂兰,下周一手术”的字样,突然红了眼眶,双手捂住脸,肩膀微微颤抖。咖啡馆的风铃又响了,这次进来的是两个穿西装的男人,他们扫了一眼角落,径直走向吧台。林砚之不动声色地用身体挡住李默,对小陈使了个眼色——该走了。
二、消失的证人与五十万筹码
第二天清晨,林砚之刚到办公室,小陈就闯了进来,脸色发白:“林处,联系不上李默了!电话关机,微信不回,他住的出租屋也没人!”
距离第二次庭审只剩不到24小时,证人突然失联,这无疑是晴天霹雳。林砚之立刻拿起手机,拨打李默的号码,听筒里传来的只有冰冷的“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查定位!我们之前给的那个紧急联络手机,不是有实时定位功能吗?”她快步走到会议室,打开大屏幕上的定位系统。
屏幕上的蓝色光点停留在“智愈科技大厦”楼下,已经超过两个小时没有移动。“昨晚十点,光点从李默的出租屋出发,凌晨一点到了智愈科技楼下,之后就没动过。”小陈调出沿途的监控录像,画面里,李默坐着一辆黑色轿车到了大厦门口,下车后,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迎了上去,两人说了几句话,李默跟着他走进了大厦侧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