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四十多岁、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罩衣、系着围裙的女同志,正拿着抹布仔细擦拭五斗橱的柜面。
听到开门声,她立刻转过身,双手在围裙上局促地擦了擦,脸上带着谦恭又有些紧张的笑容。
“刘部长!”她微微躬了躬身,声音不大但清晰。
刘振邦点点头道“王素芬同志,这位就是周秉昆司长,你以后用心服务好领导
“周司长,你好,我是王素芬,组织上安排我来照顾您的生活。”
周秉昆打量着她。王素芬身材微胖,面容和善,手指关节粗大,显然是常年劳作的手。眼神里透着机关后勤人员特有的谨慎和本分。
“王大姐,叫我秉昆就好,以后要麻烦你了。”周秉昆语气平和,没有刻意亲近,也没有疏离,
“我生活简单,你按部就班就好。家里卫生、三餐采买,辛苦你。换洗衣物我自己来就行,不用浆洗。”
他刻意点明这一点,既是体恤,也是保持距离。
王素芬连忙点头:“哎,哎,好的周司长!我都记下了。煤本、粮本、副食本我都收在五斗橱第一个抽屉里了。”
她指了指方向,又补充道,“中午饭您看是在家吃,还是去食堂?我这就去准备。”
周秉昆略一沉吟:“中午不在家吃了。刘部长,建军,还有王大姐,还叫上赵德柱,和警卫”他目光扫过三人,
“都辛苦一上午,中午我请大家去机关食堂吃个便饭,也算是谢谢大家帮我安顿。”
“这…周司长,太客气了…”刘振邦有些意外,按惯例,领导安顿下来,行政处自然会安排,但新领导主动提出请下属吃饭,还带上司机警卫和服务员,倒是少见。
王素芬更是有些手足无措:“周司长,这…这不合适,我回家吃就行……”
“没什么不合适。”周秉昆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以后都是在一个锅里搅勺子的同志了。”
周秉昆语气自然,带着点北方式的爽快,“建军,你安排一下,找个能坐开的小间。”
“好的,首长。”张建军立刻应声,转身快步下楼去安排。
机关食堂二楼有个相对僻静的小包间。周秉昆坐在主位,左边是刘振邦,右边是张建军,对面依次坐着司机赵德柱、警卫王铁柱和李卫国,服务员王素芬略显拘谨地坐在靠门的位置。
菜是食堂大师傅的拿手菜:一大盆白菜猪肉炖粉条,油光锃亮;一大盘红烧肉,酱色浓郁,肥瘦相间;一盘焦熘肉片,炸得金黄;一盘清炒时蔬;
外加一筐刚出锅的白面馒头和一盆西红柿鸡蛋汤。在那个年代,这算是相当硬实的招待餐了。
周秉昆拿起筷子,先给旁边的刘振邦夹了块红烧肉:“刘部长,辛苦了,多吃点。”又夹了一块焦熘肉片放到对面王铁柱的碗里:
“王铁柱同志,你们训练辛苦,补充点油水。”他动作自然,丝毫没有居高临下的架子。
“谢谢首长!”王铁柱和李卫国立刻挺直腰板。
“都别拘着,动筷子。”周秉昆自己先夹了块馒头,咬了一口,“咱们食堂这馒头蒸得不错,有嚼劲。”他看向赵德柱:“赵师傅,东北人吧?这猪肉炖粉条地道不?”
赵德柱憨厚地笑笑:“地道!首长,味儿正!”
“王大姐,你也吃,别光看着。”周秉昆又招呼王素芬。
气氛渐渐活络起来。周秉昆边吃边随意问起赵德柱开了多少年车,王铁柱和李卫国是哪个部队的。当得知王铁柱是军区警卫连下来的,他点了点头:“好兵源。”
周秉昆没有刻意摆领导架子,询问了几句王素芬家里的情况(得知她丈夫是机关印刷厂的工人,有两个孩子在念书),也跟刘振邦聊了聊大院里的日常管理,偶尔和张建军交换一个默契的眼神。
刘振邦也适时介绍着机关大院的一些基本情况。张建军则默默地为众人添汤、递馒头,照顾得很周到。
席间,周秉昆注意到张建军和王铁柱虽然没怎么交谈,但眼神交流很默契,王铁柱偶尔低声跟李卫国说句什么,李卫国点头时,眼神会下意识地扫过张建军,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意味。
饭吃得差不多,周秉昆放下筷子,端起茶杯:“今天谢谢刘部长安排,也谢谢大家。以后工作上生活上,互相支持。这顿饭,算是我周秉昆的见面礼,咱们以后同甘共苦。”他语气真诚,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谢谢周司长!”众人纷纷端起茶杯或汤碗回应。
走出食堂,午后的阳光照在计委大院的水泥路上,留下长长的影子。周秉昆示意张建军陪他走走,熟悉一下环境。两人沿着楼后林荫道慢慢踱步。
“建军,”周秉昆看着前方修剪整齐的冬青树丛,语气随意,“刚才吃饭,看你跟王铁柱同志,挺熟?”
张建军脚步微顿,随即跟上,声音放低了些:“报告首长,是。铁柱他…算是我发小。我们两家住一个大院,什刹海那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世间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世间之周秉昆的善良永不妥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