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生活成本低得令人心惊——在黑石头镇的集市上,五块钱能买一只活鸡,二十块可以租到带火塘的土屋住一个月。
这也是各路犯罪分子犯案后隐藏在威宁的原因之一。
更致命的是,云贵川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天然的管辖真空。
2001年,一个背负三条人命的A级通缉犯在可渡河边被捕时,他藏身的吊脚楼距离云南界碑只有37步,而贵州警方足足花了三年才确认他的具体位置。
县刑警大队的老档案柜里,保存着一份触目惊心的统计表:2003年全县在册逃犯692人,其中部督逃犯11人,省督逃犯43人。
这些亡命之徒来自全国27个省份,说着天南地北的方言,却都默契地选择了威宁的深山苗寨作为避风港。
最讽刺的是,在龙街镇某个只有百来人的彝族村寨,竟然同时藏着广东的走私犯、湖南的杀人犯和四川的毒枭,活脱脱一个"全国犯罪博览会"。
警力与罪犯的比例悬殊得令人绝望——2005年全县能出外勤的警察不足百人,平均每人要负责7.5个行政村。
时任刑侦大队长的王德海苦笑着回忆:"我们最值钱的装备是台二手桑塔纳,追逃犯时经常要借村民的摩托车。"
这种窘迫直接导致了恶性循环:越穷越乱,越乱越穷。直到2008年,威宁公安局的年度经费还不及沿海地区一个派出所的预算……(待续)
喜欢90年代大案系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90年代大案系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