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恐慌中,唯有一人异常冷静——时任右卫将军、负责都城防务的萧道成(未来的齐高帝)。这位出身次等士族(兰陵萧氏)、靠军功起家的狠角色,一眼看穿了叛军的命门。他力排众议,亲率精锐进驻建康西南最重要的堡垒——新亭垒,这里是阻击叛军登陆、拱卫台城的咽喉要地!萧道成日夜督军,加固工事,准备给“笨王爷”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五月二十二日,决战日。刘休范大概是被“清君侧”的自我感动冲昏了头,竟然乘坐着简易的肩舆(类似轿子),亲临新亭前线督战!这勇气(或者说鲁莽),倒是颇有几分“身先士卒”的架势。就在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时,萧道成的“奇谋”上演了。
他派出手下两员猛(演)将(员):张敬儿和黄回。这二位演技绝对是影帝级别的!他们跑到刘休范阵前,扑通跪下,声泪俱下,哭天抢地:“王爷啊!我等久仰王爷威名,忠心可昭日月!奈何被萧道成那奸贼所胁迫,不得不与王爷为敌!如今见王爷天兵到此,如拨云见日!我等愿弃暗投明,追随王爷,诛杀国贼!只求王爷收留啊!”(台词纯属艺术加工,但情绪绝对到位)。
这一番“真情告白”,精准击中了刘休范那颗渴望被认可、又极度膨胀的心。看着两位“虎背熊腰”的猛将跪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刘休范的虚荣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警惕性瞬间归零。他不仅信了,而且深信不疑!高兴得忘乎所以!
于是,荒诞的巅峰时刻降临。
主动缴械: 为了表示对两位“投诚者”的绝对信任(或者纯粹是脑子短路),刘休范竟然主动解下了自己的佩刀,交给了身边的侍卫!这操作,相当于老虎自己拔了牙还乐呵呵地展示给猎人看!
把酒言欢: 他热情地邀请张、黄二人到他的主帅营帐(其实就是个临时大点的帐篷)内“共商大计”。命人摆上酒菜,要“与二位将军痛饮,共谋大事”。
致命疏忽: 席间,刘休范被“马屁”灌得晕晕乎乎,只顾着畅想入主建康后的美好生活。他的贴身卫士首领李恒、钟爽倒是有点警惕,试图劝阻,但被“影帝”黄回一句“离开大人我们怎么活啊”(失大人谁与存活)的肉麻话给噎了回去,还被刘休范不耐烦地挥手赶开。
夺刀斩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融洽”。张敬儿使了个眼色给黄回,黄回假意出去看看情况(实则是支开旁边碍事的)。帐内只剩下刘休范、张敬儿和几个侍从。张敬儿瞅准刘休范低头喝酒的瞬间,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猛地扑向旁边持刀的侍卫!夺刀!转身!挥砍!动作一气呵成,比切菜还利索!“咔嚓”!刘休范那颗还没从美酒和幻想中回过神来的脑袋,就这么搬了家。 时年二十七岁。整个过程快得连旁边的侍从都来不及反应。
首级失踪: 张敬儿拎着这颗新鲜出炉、血淋淋的“特等功”,和黄回一起冲出营帐,策马就往新亭垒狂奔报功。半路上,遭遇了一小队忠于刘休范的叛军截杀。混战之中,这颗无比重要的亲王头颅,竟然被弄丢了!据说是掉进了秦淮河支流! 张敬儿和黄回能保命跑回新亭垒报信已是万幸。于是,叛军失去了主帅,朝廷也没拿到确凿的“斩首”证据。 一场巨大的乌龙就此埋下伏笔。
主帅暴毙,头颅失踪,叛军却毫不知情! 在杜黑骡、丁文豪等将领的指挥下,叛军攻势反而更加凶猛!他们大概以为主帅正在后方运筹帷幄呢。凭借着人数优势和亡命徒的狠劲,叛军竟然突破了官军防线,一路猛攻,杀入了建康外郭的朱雀门(南门)! 朝廷方面损失惨重,大将刘勔战死,那位曾经轻视刘休范的权臣王道隆也在此役中被杀。建康城内一片恐慌,谣言四起,甚至有传言说刘休范已经攻进了台城(皇宫)!这场景想想就魔幻:一边是叛军士兵可能还对着空气(或者无头尸?)高喊“为桂阳王而战!”,一边是守军和百姓在“桂阳王已入城”的谣言中瑟瑟发抖。 历史的荒诞剧在此刻达到高潮。
直到三天后(五月二十五日),萧道成在稳住新亭阵地后,火速率领主力回援台城。 此时,群龙无首、疲惫不堪的叛军才在官军内外夹击下彻底崩溃。“官军乘胜追击,斩首七千余级,叛军投秦淮河溺死者数以万计。” 秦淮河水为之赤红,飘满了尸体和破碎的兵器。一场轰轰烈烈又无比荒诞的“笨王爷造反”,以最惨烈也最滑稽的方式落幕。那颗失踪的王爷头颅,或许真的顺着秦淮河水,漂向了未知的远方,只留下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传说。
第四幕:血色终章与王朝挽歌
叛乱平定,朝廷的报复来得冷酷而彻底。 刘休范的四个儿子:刘德宣、刘德嗣、刘德通、刘德融(史载名字略有出入,但四人无误),在寻阳城被官军攻破后,被尽数诛杀,一个不留。 王府的女眷,按照惯例,被没入宫廷为奴。显赫一时的桂阳王一脉,就此彻底断绝,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当屠刀落下时,不知这些无辜的少年是否想起祖父明帝那句充满嘲讽的“佛祖保佑生王家”? 生于天潢贵胄,享尽人间富贵,最终却成了权力绞肉机下的祭品。这“王家”的富贵,代价何其惨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