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沿着运河畔的景观步道缓缓而行,脚下是平整的石板,身旁是精心修葺的花坛,月季、蔷薇开得正盛,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引得蜂蝶飞舞其间,嘤嘤嗡嗡,更添了几分生机与野趣。陈晓阳指着不远处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笑着对顾倾城说:“倾城你看,那座‘望津桥’,上次我们就是在那里看的日落,今日天气晴好,视野怕是更开阔了。”
顾倾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石桥横跨运河两岸,汉白玉的栏杆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桥洞倒映在水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圆,随着水波荡漾,煞是好看。她轻轻颔首:“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季。这里的变化似乎不大,却又处处透着新的生机。”
他们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芦苇已长至半人高,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偶有几只水鸟被脚步声惊起,扑棱棱地掠过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远处,几艘古色古香的游船正缓缓驶过,船上游客的欢声笑语隐约传来,与这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情画,让人几乎忘了这里是北方的唐山。
行至一处名为“运河人家”的仿古建筑群,青砖黛瓦,雕梁画栋,颇有几分明清时期的市井韵味。街边有售卖唐山特色小吃的摊位,棋子烧饼的香气、麻糖的甜味扑鼻而来,勾起了两人的食欲。他们选了一家临窗的茶座坐下,点了一壶本地的绿茶,几样精致的点心,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着窗外缓缓流淌的运河水和过往的船只,时光仿佛也慢了下来。
顾倾城望着窗外,眼神悠远:“晓阳,你说我们是不是与这里特别有缘分?每次来,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心情也会变得格外舒畅。”
陈晓阳执起茶杯,与她轻轻一碰,眼中带着笑意:“或许吧。这唐津运河,就像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静静地在这里等候,用她的柔情与美丽,抚慰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而我们,便是被她深深吸引的归人。”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惬意。远处的水声、风声、鸟鸣声,近处的谈笑声、茶杯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宁静而美好的假日乐章。顾倾城和陈晓阳相视一笑,心中都明白,这片充满生机与古韵的唐津运河景区,又为他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重游,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与滋养。
夕阳的金辉温柔地洒在唐山市万佛园的红墙黛瓦之上,给这座庄严肃穆的佛教文化园林镀上了一层宁静的光晕。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站在园区入口处,看着那块镌刻着“万佛园”三个苍劲大字的匾额,两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感慨,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时隔数年,他们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记忆中的万佛园,是香火缭绕,梵音袅袅,是无数善男信女虔诚朝拜的所在,也是他们曾经共同留下过足迹的地方。
“没想到,我们还会一起再来这里。”顾倾城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被傍晚微凉的风吹散了些许。她的目光掠过眼前熟悉的牌坊,坊上雕刻的龙凤图案依旧栩栩如生,只是岁月似乎也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陈晓阳的目光则投向了园内深处,那里隐约可见错落有致的殿宇楼阁和郁郁葱葱的松柏。“是啊,”他低沉地回应道,“这里的变化好像不大,又好像……什么都变了。”他指的,或许是这园林的景致,或许,也是他们自己。
两人缓步走入园中,脚下的青石板路被无数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草木的清新气息,耳畔传来远处隐约的诵经声和清脆的鸟鸣,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而悠远。
他们沿着中轴线慢慢前行,经过庄严的天王殿,四大天王怒目圆睁,镇守一方。顾倾城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来,她还被这威武的造像吓了一跳,是陈晓阳在一旁悄悄拉住了她的手。想到这里,她不禁侧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男人,他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目光,回望过来,眼中带着一丝暖意。
再往前,便是大雄宝殿。殿内金碧辉煌,如来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悲而威严。此刻虽非鼎盛香火之时,但仍有几位信徒在蒲团上默默跪拜。顾倾城和陈晓阳没有上前打扰,只是在殿外静静地站了一会儿,感受着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宁静与敬畏。
绕过主殿,他们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径走向后山。这里少了些香火的喧嚣,多了几分山林的幽静。路旁的石凳上,偶尔有三三两两的游人休憩。他们走到一处可以俯瞰部分园区景色的观景台停下。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身后的石栏上。远处的万佛塔在暮色中矗立,塔身上的灯光已经次第亮起,如同夜空中的繁星。
“还记得吗?”陈晓阳忽然开口,“上次我们来,也是在这里,你说希望以后每年都能来一次,为家人祈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拜师修炼下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拜师修炼下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