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还穷,穷苦百姓家第一个灯泡由朕的私库出,但得核查严格,不能真正的穷苦百姓没有领, 反而被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领导,朕可不想好心办坏事。”
朱棣看着灯泡,突然想起在现代夜市看到的景象,“再让工匠们琢磨琢磨,能不能做出彩色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过年时挂在大街上,定比灯笼好看。”
而此时的技术学院里,学员们已开始研发不同度数的灯泡。
有学员拿着现代的瓦数表,一点点调整钨丝的粗细,粗点的光暗些,却耐用;细点的光亮些,耗电也快。
他们把这些灯泡分类,写上“十瓦”,“二十瓦”等,贴在实验室的墙上,像挂着一串大星星。
朱吾能看到这一切,回到现代,第一时间给宁陵发了条微信:“灯泡造出来了,等水电站通了电,你在大明的诊所就能装无影灯了,也能用上现代的一些检查设备。”
宁陵刚从手术室出来不久,今天是她第一次作为朱主任的第一助手完成手术,很快就回复了朱吾能:“那真是太好了,以后伤兵营的军医做手术,再也不用担心光线暗了。”
傍晚时分,南京城的朱雀大街上,第一盏大明自产的灯泡被挂了起来。
玻璃罩在夕阳下闪着光,引得百姓们围拢观看。
当太阳能板储存的电让钨丝亮起,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比鸡鸣寺的灯还亮。”
“咱大明也有这个本事,能自己生产灯泡了,不是都从海外进口的吗?”
“等水电站建好了,我家也装一盏!”
“家里如果有电灯,晚上做针线活,眼睛也不会那么疼了。”
朱棣站在午门城楼上,听着远处的欢呼,突然对朱高炽,朱瞻基说:“你们以后都是要做皇帝的人,你们看,百姓要的不多,不过是夜里能多亮一盏灯。不过,这一盏灯里,藏着的是咱大明的底气。阿狸,这一切都是你的大机缘带来的。”
“不过,”朱棣故意顿了顿,“阿狸,虽然你可以穿越,小能可以瞬移,但你不能太过依赖现代的东西,咱们要学习,要借鉴,但不能全都是拿来主义,一定要咱们自己能生产,自给自足,才能丰衣足食。”
朱高炽,朱瞻基齐齐重重点头。
喜欢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