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驶离了京城。
一过京畿卫戍的最后一道关卡,甄遇便抬起了手。
跟在队伍两侧的数百名“家丁”,齐齐勒马。他们脱下身上的布衫,露出里面早已穿戴好的黑色铁甲。
他们从货车里,取出制式的长刀、弓弩,挂在马鞍上。
阳光下,甲叶闪着寒光,刀锋雪亮。
一支装备精良的私兵,就这样出现在了天子脚下。
按照北玄律法,私藏铁甲一副,便可论罪。而这支队伍,人手一副,甚至还有弓弩这等军国重器。
柳荀的权势,可见一斑。
车队的中央,是一辆由六匹纯色黑马拉动的巨大马车。
车厢由上好的金丝楠木打造,四角包着鎏金的铜件,车帘是整张的蜀锦。
车厢内,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角落里的小几上,放着一只小巧的红泥火炉,炉上温着一壶茶。
柳荀闭目靠在软垫上,手里,还把玩着那块温润的羊脂玉镇纸。
马车行得很稳,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他就像,还在自己的书房里。
队伍前方,苏霄骑在马上,正与甄遇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甄统领这一身武艺,不知师从何处?”
“殿下谬赞,不过是些军中杀伐的粗浅把式。”
甄遇的回答很简短,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道路两侧。
不远处的马车里,柳夏青掀开了帘子。
“殿下,过来嘛。”
苏霄回头,脸上立刻换上了笑容。
“来了。”
他催马靠近车窗,柳夏青便将一颗剥好的葡萄,喂进了他的嘴里。
官道上,往来的行商、百姓,远远看到这支甲胄鲜明的队伍,便已主动避让到路边,低头驻足。
“这是哪家的王爷出行?好大的排场。”
“看那旗子,好像是……柳府。”
“我的天,一个告老还乡的太尉,竟还有这般威势?”
议论声很低,很快又消失在风里。
队伍行至一处岔路口。
路牌上写着:向左,鸣山涧;向右,潞州。
官道在这里,被一片连绵的丘陵夹住,变得狭窄起来。
甄遇抬起了手,队伍行进的速度,慢了下来。
“都打起精神!”甄遇的声音很沉,“过了前面那段鹰愁涧,就到庄子了。”
苏霄咽下葡萄,看着道路两侧平静的山林,笑了笑。
“甄统-领,太过小心了。”
“如此阵仗,又是天子脚下,”苏霄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以为意,“哪个不长眼的盗匪,敢来寻死?”
眼看着柳家的车队拐入左侧那条岔路,消失在山林里。
后方数里外的“商队”,停了下来。
周通派出的那名小旗官,勒住了马。
“头儿,还跟吗?”一个扮作伙计的锦衣卫凑了上来。
“鸣山涧这条路,”小旗官看着那条被山林吞没的小路,皱了皱眉,“寻常商队,从不走这里。”
“咱们这十几辆大车跟进去,太扎眼了。”
几人商议了片刻。
“大队人马,继续沿官道南下。”小旗官很快做出了决定,“走出十里,再折返回来。”
他又指了指身旁两个身手最矫健的弟兄。
“你们两个,弃车,进山。”
“远远地跟着,别靠太近。”
“是!”
车队,驶入了鸣山涧。
道路,明显变得崎岖起来。
两侧的山势愈发陡峭,巨大的岩壁像两堵高墙,将天空挤成一条狭长的细线。
这条路虽然不是官道,但毕竟通往柳家祖地。多年来,柳家不断投入重金修缮。
即便如此,柳荀那辆由六匹黑马拉动的巨大马车,走在这条路上,也显得有些勉强。
车轮不时会碾到凸起的石块,发出“咯噔”的声响,车厢也开始有了轻微的晃动。
队伍行进的速度,更慢了。
鸣山涧,黑牙山。
道路两侧的山坡密林中,五百道身影,如山间的岩石,纹丝不动。
他们没有穿北玄王朝任何一支军队的制式盔甲。
所有人,都穿着一身便于山林行动的黑色劲装,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
但他们腰间的佩刀,却是统一的百炼横刀。背后,都背着一把漆黑的短弩。
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死士。
山坡的最高处,一名同样打扮的头领,缓缓举起了一面红色的小旗。
下方的密林中,数十个小队长,几乎在同一时间,举起了同样的小旗。
无声的命令,在瞬间传递下去。
令行禁止,悄无声-息。
柳荀的马车里,依旧温暖如春。
他闭目靠在软垫上,甚至还跟着车轮颠簸的节奏,哼起了不知名的小曲。
皇帝要动手,最好的时机,是刚出京城那十里。
如今,已走出三十里。
再有半个时-辰,便到柳家庄了。
庄子里,有他经营多年的八百私兵,有易守难攻的地形。庄子所在的安都县,县令是他柳家的外戚,县里的驻军,吃的也是他柳家的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