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聚义厅,贼匪们也在过端阳节,这半年时间,梁山泊的日子过得不错,第一件好事是冬去春来,大地回暖,山下商队渐渐地多了起来,他们的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这段时间不时有斩获,山上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其次,杨戬那道涸泽而渔的“扩公田令”出台以后,在梁山泊里讨生活的人纷纷抛家舍业,到水泊里来寻求庇护。晁盖正愁没人呢,对他们的投奔自然是来者不拒,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山寨就多了两三百青壮,实力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去年的水平了。
晁盖十分重视山寨的军事建设,收留这些青壮以后,他就把会水的就交给三阮,充实到水军里面去。剩下的就交给林冲、刘唐和雷横三人,让他们负责训练,刘唐和雷横一个是江湖豪客、一个是公门中人,都不懂练兵之法,但是林冲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在他的亲自教导下,梁山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
今天是检验阶段性练兵成果的时候了,晁盖和吴用亲临校场检验练兵成果,看到手下的喽啰在三个头领的带领下演示各种阵型,中间毫无差错。水军也在三阮的指挥下表演各种绝活,晁盖心中大喜,当即下令杀猪宰羊犒赏三军、共庆佳节。
酒酣耳热之际,手下喽啰来报,“大当家的,一清道长回来了!”
公孙胜三月就下山云游去了,顺便打探蒸汽船的事,转眼间就是快两个月过去了,他终于赶在端阳节前回来了。晁盖大喜,连忙放下酒杯,亲自到山下去迎接。
不多时,两拨人就在山门口见了面,晁盖见公孙胜虽然走得汗流浃背的,但气色十分不错,心里十分欢喜,就执着他的手,关切地问道,“一清师兄,不知你此次下山云游,去了哪些地方,那种怪船的事可有收获?”
公孙胜扬了扬手里的拂尘,低声道,“此事机密,且回山寨去说!”
晁盖会意,连忙闭口不言,一行人到了大寨里面,晁盖让喽啰搬来一把交椅放在自己旁边,请公孙胜坐了,“一清道长,此番下山辛苦了,且满饮此杯,聊以洗尘!”
公孙胜下山走了一遭,胸中郁闷之气得到了释放,为人也开朗了许多,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笑道,“多谢寨主挂念!”
说完又倒了一杯酒回敬晁盖,两人喝完之后,林冲、刘唐、雷横、三阮等人也都纷纷举起酒杯,几轮敬酒下来,厅里的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晁盖一直惦记着风车船的事,但是经公孙胜提醒以后也知道现在不是问这个的时候,就问起了一去不回的宋江和朱仝的近况,“一清师兄,你此番下山云游,不知可曾打听到宋江和朱仝两位兄弟的下落?”
公孙胜轻轻地摇了摇头,颇为无奈地道,“贫道此次下山,去了郓城、济州、寿张、郓州和任城等地,多方打听,都未打听到宋公明和朱仝兄弟的下落。”
听说没有二人的下落,晁盖闷闷不乐,连酒也不想喝了。
这两人和他都是过命的交情,而且都救过他的性命,当初他们下山的时候他心里就不愿意,只想把他们留在山上过快活的日子。但是宋江执意下山,他也没办法,只得让朱仝和他去保护他,如今他们两人下落不明,他就更加后悔当初的决定了。
“咳,早知道他们一去不回,要是俺就不应该让他们下山就好了,也省得俺一直惦记着,心里不痛快。”
他这话说得情真意切,丝毫没有做戏的成分,众人感念他的至诚,都不知道怎么劝。只有吴用脑子最活泛,看着公孙胜,问道,“一清师兄,你可曾听说哪里的官府拿住了他们二人?”
公孙胜摇头,“不曾听说!”
吴用一拍手,笑道,“这不就得了!哥哥,你切勿烦忧,只要他们没被官府拿住,那就说明他们还是安全的,说不准现在正在江湖上联络各方义士呢。”
晁盖一想,很快就明白了,笑道,“还是军师想得周到,只要他们没被官府拿住,俺就放心了!来,兄弟们,咱们接着喝酒,今日端午佳节,你我不醉不归!”
众人连忙举起酒杯,异口同声地道,“哥哥说的是,咱们今日不醉不归!”
虽然说是不醉不归,其实他们并没喝多少,虽然是在贼窝里,但这里面还是有不少明白人的,晁盖当上寨主以后,肩负重任,就不像之前那样经常喝大酒了。吴用、公孙胜、林冲三人都是有节制的人,只有刘唐、雷横、三阮、朱贵、白胜这些人天生不爱动脑筋,活得无拘无束,才会尽情地挥洒激情。
散席以后,四巨头就来到一间密室里,探讨起了风车船的事,晁盖看着公孙胜,迫不及待地问道,“一清师兄,不知你此番下山可打探到那种船的造法?”
上一次水战,三阮惨败给了张文远,给了梁山泊上下很大的震撼,特别是晁盖,作为一寨之主,一想到那种船的可怕之处,他就夜不能寐。
公孙胜嗯了一声,“打探到了,这种船确实是张文远那厮造出来的,不过那人行事极不隐秘,被老道随便一问就问出来了,原来济州和郓城都有人会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