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摇摇头,说道:“难是难了些,但也不是学不会。主要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诱惑也多,这做手艺啊,讲究的是耐心和专注,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刚开始学,也挣不了多少钱,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吃这份苦。”
彭宇在一旁说道:“老师傅,传承传统文化,的确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或许可以想想办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欢上这些传统手工艺。”
老者眼睛一亮,说道:“这位客官说得有理。其实我们也在尝试一些新法子,比如和学校合作,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这些手艺,培养兴趣。还有利用现在的一些新平台,把咱们的手工艺品展示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狄景辉点头赞同:“这倒是个好主意。像这苏扇,若是能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推出一些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款式,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老者听了,连连称是:“还是年轻人脑子活,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看来我这老头子,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探讨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不知不觉,日头渐渐升高,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店内的手工艺品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晕,更增添了几分古朴与典雅。
乌质勒看着店内的一切,心中满是感慨:“在这平江古巷的小店中,我仿佛看到了姑苏城的灵魂。这些传统手工艺,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长河中。”
袁从英微笑着说:“是啊,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承载着无数先辈的智慧。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离开“逸韵阁”,四人继续漫步在平江古巷。此时,巷子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挑着担子卖小吃的小贩,那浓郁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引得人垂涎欲滴;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袅袅婷婷地走过,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还有一群孩子在巷子里嬉笑玩耍,清脆的笑声在古巷中回荡,为这古老的地方增添了无限生机。
乌质勒看着眼前热闹而又古朴的场景,说道:“这平江古巷,既有宁静古朴的韵味,又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真是个奇妙的地方。”
狄景辉笑着说:“这便是姑苏城的魅力所在,它能将历史与现实完美融合,让人既能感受到千年的古韵,又能体会到当下的鲜活。”
彭宇指着不远处的一座石桥说:“前面那座桥,便是寿星桥。平江路一带,像这样的古桥有很多,它们不仅连接着两岸的交通,也是这水乡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人来到寿星桥,站在桥上,俯瞰着桥下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地穿梭。河面上,一艘艘小船缓缓驶过,船桨划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船夫头戴斗笠,身着蓑衣,唱着悠扬的吴歌,那歌声在水面上飘荡,仿佛带着岁月的痕迹。
乌质勒兴奋地说:“在草原上,我们看惯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奔腾的骏马,来到这里,看到这悠悠的小河和古朴的石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袁从英望着远方,说道:“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姑苏城的水乡文化,细腻温婉,与草原的豪迈奔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无论是哪种文化,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尊重。”
从桥上下来,他们走进了一家临河的茶馆。茶馆内布置得古色古香,木质的桌椅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墙壁上挂着几幅水墨山水画,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
四人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茶馆伙计热情地迎上来,为他们沏上了一壶碧螺春。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整个桌间,清新的香气让人陶醉。
狄景辉轻抿一口茶,赞道:“这碧螺春果然名不虚传,滋味鲜醇,香气浓郁,与这平江古巷的韵味相得益彰。”
彭宇笑着说:“在这平江古巷,喝着茶,看着窗外的水乡风光,才算是真正领略到姑苏的悠闲惬意。”
乌质勒看着窗外的景色,感慨道:“我从未想过,世间竟有如此宁静美好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神安宁。”
袁从英微微点头,说道:“姑苏城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美景和美食,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平江古巷,便是姑苏文化的一个缩影。”
就在这时,邻桌一位老者听到了他们的谈话,笑着搭话道:“几位客官对姑苏城很感兴趣啊?”
彭宇回应道:“是啊,我们初来乍到,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老先生您想必是本地人,对这平江古巷一定十分了解吧?”
老者兴致勃勃地说道:“那是自然,我在这平江古巷生活了几十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都熟悉得很。这平江古巷,不仅有美景和手工艺品,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呢。”
众人一听,立刻来了兴致,纷纷请老者讲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异域使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异域使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