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行不是没话讲,停下来就是等人提出异议:“平等条件下对战失败当然会折损威望,可不要忽略夏侯渊的军力,我军劣势兵力敢于突击强敌,这本身就是勇气的证明。”
普利再次小声嘀咕:“这不是匹夫之勇吗?”
“大王不惜身命,勇于面对强敌救属下于危难之际,这份共患难的诚意足以弥补失败带来的影响。非但不会名望受损,大义之名还会传扬四方,请不要忽略冀城还有韦康。”
“此外不能忽略曹军分兵的事实,表面看敌军阵势庞大其实虚有其表,即便不利可以退入略阳城池固守。”
“等段太傅大军到达我军兵力将两倍于曹军,内有坚固城池外有强力兵团,再行内外夹击之策比之如今有利许多。”
“姜冏的话不能全信,他看错了,或者万一是假情报怎么办?”普利撅着嘴瞪向刘琰,你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怎么总琢磨冒险呢?
普回也跟着反对:“就算情报无误,徐晃返回比段煨要快,到时候一样兵力劣势。”
说到这阎行昂起头面色沉重,似乎有些无奈:“大王要的不仅是救援韩遂,还有凉州,乃至整个天下。”
普回算听明白了,明摆着孤注一掷全压进去,忍无可忍直接起身大吼:“你们这是要我娘送命啊!问过徐主薄没有,临时改变计划他能同意吗!?”
曹性厉声怒斥:“梁国是大王做主,不由他徐元直聒噪!”
这句话说完大家都明白了,曹性和阎行都没胆子让梁王冒险,这一切肯定是刘琰授意。没准儿三人早就商量完毕,拿到会议表决走个形式罢了。
徐庶和杨秋率领步兵正在赶来的路上。刘琰全骑兵行进速度快,受地形限制比较小可以通过葫芦河谷,但是徐庶不能走。
刘靖坐镇西河,刘琰进兵陇西,现在又加上徐庶。南匈奴家底有限,支持三线开战国力已经到达极限,提供不出多余的牛马。徐庶的上万步兵行军慢后勤全靠辎重车运输,然而辎重车无法通行葫芦河谷地,半路补给断绝全军都要饿死。
因此徐庶兵团走的是朔方大路,绕过子午岭配合皇甫郦拿下漆县。两军汇合之后,攻击番须口从陇关通道进入陇西,两个月都未必能到想商量也来不及。
阎行嘴角一撇:“有我阎行保护,刀山火海必保大王安危无忧。”
刘琰颇为得意,轻掩口鼻笑起来浑身乱颤:“哦吼吼吼,孤有奕耶于在侧不用你保护,你还是专心打头阵吧。“
熟悉的神态,熟悉的笑声,代表上位者下定决心不容质疑。留在原地不是好对策,夏侯惇到来刘琰将面临巨大压力,与其等待敌人动手不如主动出击。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傻子都明白通过林地突袭夏侯渊是一招臭棋,正因为是臭棋才有希望成功。曹真也未必能想到刘琰会兵行险招,反其道而行没准能达成突然性。
不过还有一句话,胜利的前提不能建立在对手犯错上,指望敌人愚蠢只能说明自己更蠢。刘琰不认为曹军将领愚蠢,为这次固执的军事冒险做了两手准备:
第一、正确估计己方的优势,能打赢没人想输。曹性的大弓手战力强悍,刘琰的骑兵数量比曹军多,混战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还有一条,提前派人通知过韩遂,相信真打起来他不会作壁上观,总之大家尽最大努力就行。
第二、讨不到便宜无所谓,大不了撤进略阳城。不是只有一个段煨在外线,随着时间流逝徐庶和杨秋也会加入战局。曹军分兵抵挡各处河西压力减轻,徐辑等人随时会南下,战局越发混乱韦康不会无动于衷,局势会越来越有利。
且罗侯沉默半天了,虽然是外人,不过有些话不得不说:“打夏侯渊胜负难料,不如南下配合韦使君吃掉徐晃,依托冀城等待段太傅。”
阎行沮丧摇头,这一点上他看的通透:“我军打徐晃在前,夏侯渊猛攻略阳在后,一旦城池陷落政治损失将难以挽回。”
“况且韦康派人来支援粮草,别管送来多少人,讨要补给的理由都不成立。韦康不是我们的人,嘴长在人家身上,明里暗里随他怎么讲。”
略微顿了顿,阎行咬着牙恨恨开口:“需要解释的事往往解释不通。”
且罗侯猛然站起身,看了眼刘琰又无奈坐下:“西番坪是处高地,骑兵仰攻已然不利,还要面对坚固工事怕很难成功。”
“谁说孤要打西番坪?”刘琰指着地上一个最小的圆圈,看向且罗侯表情戏谑:“所有人都认为孤要打夏侯渊,岂料孤的目标是夏侯尚。”
阎行接口道:“我亲自突击,夏侯尚挡不住,夏侯渊必定会出手救援,这时候就是打击他的机会。”
普利马上反应过来:“你是说用大弓手?”
“光用大弓手可不够。”刘琰起身走到门口,等了一阵豁然转身:“我军如何努力都不如韩遂趁势一击,今后能不能在孤这里说得上话,就看他的表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小人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小人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