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又问:“岐伯,那有没有啥简单的方法,能让我们平时自己判断身体是虚还是盛呢?”
岐伯说:“当然有啦。比如说,看看自己的舌头。要是舌头红红的,舌苔黄黄的,还很厚,那可能就是身体里有热,偏盛了;要是舌头颜色很淡,舌苔白白的,还很薄,那可能就是身体虚,气血不足。再看看自己的大小便,小便黄得厉害,大便干结,那可能就是身体有热盛的情况;要是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那可能就是身体偏虚。还有啊,摸摸自己的脉搏,要是脉搏跳得又快又有力,那可能是盛;要是脉搏跳得很弱,很慢,那可能就是虚。”
黄帝好奇地问:“岐伯,你刚刚说的这些方法都好神奇啊。那在治疗虚盛的时候,有没有啥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呢?”
岐伯一脸认真地说:“黄帝啊,这治疗虚盛可不能乱来。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虚症不能补得太猛,不然就像给一个饿了很久的人一下子吃太多,他的身体会受不了的;实症也不能用太轻的药,不然就像隔靴搔痒,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治疗的过程中,还得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根据情况调整药方。就像开船一样,得根据风向和水流不断调整方向,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黄帝又问:“岐伯,那不同季节对身体虚盛有没有啥影响呢?”
岐伯说:“当然有啦。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往外生发,这时候要是不注意,就容易出现上盛的情况,像有些人春天就容易头疼、烦躁。所以春天要多吃点清淡的,像蔬菜水果之类的,让身体的阳气慢慢生发,别生发得太猛。夏天呢,天气炎热,人体的阳气都浮在表面,里面就相对虚一些,这时候就不能吃太多生冷的东西,不然容易伤到脾胃,导致下虚。秋天天气干燥,人体的津液容易流失,这时候要注意滋阴润燥,不然容易出现虚热的情况。冬天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都藏在里面,这时候可以适当吃点温热的东西,补补阳气,但也不能补得太过,不然容易上火。”
黄帝听完,感叹道:“岐伯啊,这人体虚盛的学问可真是太深奥了,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
岐伯笑着说:“黄帝啊,中医就是这样,讲究的是整体观念,人体和自然都是一个整体。只有了解了这些道理,才能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像咱们治理国家一样,每个环节都得把握好,才能国泰民安呐。”
黄帝连连点头,又问道:“岐伯,你说这虚盛之症,在不同年龄段是不是也有不同的表现啊?”
岐伯捋了捋胡须,说道:“黄帝这问题问得好啊!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不同,虚盛表现自然也不一样。小孩子呢,就像刚升起的太阳,生机勃勃,阳气旺盛。但他们的脏腑还比较娇嫩,容易出现饮食积滞的情况,这就类似下盛。比如小孩子贪吃,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鼓鼓的,还可能发热,这就是因为脾胃运化不了那么多食物,积在体内生热了。这时候就得用些消食导滞的办法,像炒麦芽、鸡内金这些,帮他们把肚子里的‘小包袱’卸下来。”
黄帝好奇地问:“那年轻人呢,年轻人身体强壮,也会有虚盛问题吗?”
岐伯笑着说:“年轻人虽然身体壮实,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好呀。刚刚也提到,熬夜、压力大、不规律饮食,这些都容易让身体出问题。很多年轻人喜欢晚上熬夜打游戏、追剧,白天又睡懒觉,这就打乱了人体正常的阴阳节律。晚上本该休息,阳气收敛,结果他们阳气还在往外跑,久而久之,下面就容易虚。再加上年轻人喜欢吃各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肠胃负担加重,也容易导致下盛。表现出来可能就是腰膝酸软、手脚冰凉,同时又容易上火长痘、口气重。对于这类年轻人,一方面要调整生活作息,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用些调理脾胃、补肾阳的药材,像山药健脾益胃,枸杞子滋补肝肾。”
黄帝又问:“那中年人呢,他们的虚盛情况又是怎样?”
岐伯说道:“中年人啊,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大。这个阶段,身体机能开始慢慢下降,气血也不如年轻时那么充足了。他们很容易出现上虚下盛的情况。上面呢,因为操心太多,用脑过度,容易出现头晕、失眠等上虚症状;下面呢,由于长期劳累,缺乏运动,加上可能有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体内痰湿积聚,出现下肢沉重、关节疼痛等下盛症状。针对中年人,就需要一边补养气血,养心安神,比如用点酸枣仁、龙眼肉;一边祛湿化痰,通络止痛,像薏苡仁、木瓜这些药材就挺合适。”
黄帝紧接着问:“老年人呢,老年人身体更弱,虚盛情况应该更复杂吧?”
岐伯点点头,说:“没错,老年人身体各个脏腑都已经衰退,气血阴阳都不足,虚症更为明显。他们常常会有上虚的表现,比如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耳鸣等,这是因为肝肾阴虚,不能滋养头目。同时,由于阳气虚弱,温煦功能不足,也容易出现下虚,像手脚冰凉、夜尿频多。在治疗上,要注重滋补肝肾、温补肾阳,像熟地黄、杜仲、肉苁蓉这些药材就常常用到。但老年人用药要特别谨慎,因为他们的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药量不能过大,得慢慢调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