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和肉那也是‘铁哥们’。脾负责把营养物质输送到肌肉,让肌肉长得结实有力。要是脾运化不好,肌肉就会变得松弛,没力气。你看那些身体虚弱、不爱吃饭的人,肌肉往往就比较松软。
“肾和骨更是亲如一家。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又能养骨。就像给骨头注入了强大的‘生长剂’,让骨头长得又结实又健康。要是肾精不足,骨头就像缺了养分的树苗,容易骨质疏松,人也容易腰酸背痛。”
雷公兴奋地说:“黄帝大大,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这么奇妙。那在实际看病的时候,咋通过面色准确判断五脏的问题呢?”
黄帝思索了一下,说道:“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积累。比如说,一个人脸色发青,还经常感觉两胁胀痛,情绪也不好,老是爱发脾气,那就可能是肝出了问题,有可能是肝郁气滞。这时候呢,就需要疏肝理气,可以用点柴胡、香附之类的草药。
“要是面色发红,心烦意乱,晚上还睡不好觉,舌头也红红的,那可能是心火旺。可以用点莲子心、竹叶之类的,清清心火。
“如果脸色发白,容易感冒,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那可能是肺气虚。可以吃点黄芪、党参,补补肺气。
“要是脸色发黄,食欲不振,肚子胀,大便还稀稀的,那很可能是脾胃虚弱。可以用白术、茯苓来健脾祛湿。
“要是面色发黑,腰膝酸软,晚上起夜次数多,那可能是肾有点虚。可以吃点枸杞子、杜仲,补补肾精。
“不过,雷公啊,这面色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不能光凭面色就下诊断,还得结合病人的症状、脉象等其他方面综合判断,才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开出合适的药方。这就好比破案,得收集各种线索,才能真相大白。”
雷公连连点头,说道:“黄帝大大,您说得太对啦!我以后一定多留意这些细节,好好积累经验。那您再给我讲讲,除了刚刚说的这些典型情况,面色还有啥特殊变化能反映五脏问题呀?”
黄帝笑了笑,喝了口水,接着说道:“比如说面色的光泽也很重要。正常的面色应该是有光泽的,就像一颗饱满的珍珠,透着光亮。如果面色没有光泽,发暗发灰,那就说明身体可能有点问题。即使面色看起来是正常的颜色,但没有光泽,也可能是五脏的精气不足。就好比一辆车,外表看起来颜色正常,但要是发动机出了问题,跑起来就没劲儿,整辆车也显得没精神。
“再说说面色的分布。有时候,面色的异常不会均匀地出现在整个脸上,而是集中在某个部位。比如说,有的人鼻头发红,鼻头这个地方在中医里对应脾胃。如果鼻头发红,还伴有口臭、便秘等症状,那就很可能是脾胃有热。这时候,就得清清脾胃的热,可以用一些像黄连、黄芩之类清热的药。
“还有眼睛周围,如果出现青黑色,往往和肝、肾有关系。因为肝开窍于目,肾和肝又有密切的联系,肝肾同源嘛。要是经常熬夜,或者情绪不好,导致肝肾阴虚,眼睛周围就容易出现这种青黑色的‘黑眼圈’。这种情况就得滋养肝肾,可以用点熟地黄、山茱萸之类的药。
“另外,面色还会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春天的时候,万物生发,人体的肝气也比较旺盛,面色可能会稍微偏青一点,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春天树木发芽,一片青葱。但如果青色太过,或者出现异常的青灰,那可能就是肝有毛病了。
“夏天天气炎热,心主夏,心气比较旺盛,面色可能会稍微偏红一些。要是红得太厉害,像喝醉酒一样满脸通红,还伴有心烦、口渴等症状,那就可能是心有实火。
“秋天天气转凉,肺主秋,肺气当令,面色可能会稍微偏白。如果白得像白纸一样,没有血色,那可能是肺气虚或者血虚。
“冬天天气寒冷,肾主冬,肾气旺盛,面色可能会稍微偏黑。要是黑得像锅底,还伴有腰膝冷痛、四肢冰凉等症状,那可能是肾阳虚。”
雷公听得如痴如醉,感叹道:“黄帝大大,中医真是太神奇啦!没想到小小的面色居然和季节、五脏有这么多复杂又奇妙的关系。我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黄帝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说道:“是啊,中医这门学问博大精深,一辈子都学不完。你要有耐心,多观察,多实践。以后在行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你得用心去琢磨,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厉害的医生。”
雷公坚定地说:“黄帝大大,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我要把这些知识都用到实际看病中,帮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
从那以后,雷公更加刻苦地学习中医知识,每天都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结合他们的症状、脉象等进行分析判断。他还经常向黄帝请教问题,黄帝也总是耐心地给他解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