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啊,看五色可不能光看一处。有的人可能脑袋上颜色发红,身体其他地方却正常,这时候你就得琢磨,是不是脑袋这儿出问题啦。也许是上火了,脑袋里像有个小火炉在烧,把气血都给烧得‘红了脸’。
雷公啊,你要知道,这五色的变化就像身体给咱们发出的信号弹。咱们得学会读懂这些信号,才能更好地帮病人把病治好。而且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所以同样的颜色,在不同人身上,可能代表的病情也有点差别。这就需要你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积累经验。
就像做饭,同样的菜谱,不同的人做出来味道还不一样呢。你得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平时的生活习惯,综合起来判断。比如说,年轻人气血旺,同样是发红,可能和老年人发红代表的病情就不太一样。年轻人可能就是吃多了辣的,上火了;老年人呢,说不定是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出了问题。
你在观察五色的时候,还得注意光线。就像晚上看东西模模糊糊的,白天光线好才能看得清楚。要是在昏暗的地方看病人的脸色,很可能看错。最好是在自然光线下,就像在院子里,阳光洒下来,这样看到的颜色才最准确。
而且啊,不能只看一次就下结论。病情是会变化的,今天看是这样,明天说不定又变了。你得像看天气预报一样,连续观察几天,看看颜色是越来越淡,还是越来越深,是扩散了还是聚集了。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病情的发展。
另外,病人的情绪也会对五色有影响。你想啊,一个人要是突然被吓了一跳,脸色可能一下子就变白了,这可不是因为身体有寒邪,而是情绪的作用。所以你跟病人交流的时候,顺便问问他们最近心情咋样,有没有遇到啥烦心事。有时候,心情好了,病都能好得快些。
还有饮食也有关系。有些人吃了特殊的东西,可能会暂时影响脸色。比如吃了很多胡萝卜,脸可能会有点发黄,但这和生病的发黄可不一样。这种发黄过几天就没了,而且颜色也没那么暗沉。所以你得问问病人最近吃了啥,别把正常的饮食影响当成病情。
雷公,这五色的学问可深着呢,你得好好琢磨,多实践,多总结。以后遇到啥问题,尽管来问我,咱们一起把这中医的五色奥秘研究得透透的,让更多病人恢复健康。”
雷公听完,激动得连连点头,说:“黄帝大大,您说得太详细啦!我感觉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这就去好好实践,争取早点成为像您一样厉害的医生,用五色之法帮大家治病。”
从那以后,雷公就像着了魔一样,天天往病人堆里钻。他仔细观察每个病人的五色变化,按照黄帝教的方法,结合各种因素去分析病情。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个病人的病情,他能守在病人床边观察好几天。
有一天,雷公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病人。这个病人浑身乏力,老是觉得冷,脸色有点发白,但又不是那种纯粹的白,好像透着点青。雷公一开始有点犯难,按照以前的经验,白色主寒,青色主痛,可这个病人并没有说哪里痛啊。
雷公左思右想,突然想起黄帝说的要综合各种因素判断。他就和病人聊了起来,问病人最近的生活情况。病人说,前几天去河边捕鱼,不小心掉进水里了,从那以后就觉得不舒服。雷公一听,心里有了底。这肯定是掉进水里受了寒,寒邪入侵身体,导致气血不畅,所以脸色又白又青。
雷公判断病人是落水受寒后,便决定采用温阳散寒的方法为其治疗。他精心挑选了几味中药材,像附子,这玩意儿就像个小火炉,能给身体增加热量,驱散寒邪;还有干姜,它能暖中焦脾胃,让脾胃这个小工厂恢复活力,更好地运化气血。雷公把这些药材熬成药汤,小心翼翼地端给病人,还贴心地嘱咐:“大哥,您就把这药当茶喝,趁热喝下去,喝完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让身体出出汗,把寒邪都给赶出去。”
病人接过药汤,皱着眉头闻了闻,那味道实在不咋地,但还是一咬牙,“咕咚咕咚”全喝了下去。喝完后,按照雷公说的,裹着被子睡了。雷公就守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病人,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默默祈祷着这药能管用。
过了好一会儿,病人额头开始冒汗了,雷公心里一喜,这是好兆头啊!接着,病人身上也开始出汗,就像小雨淅淅沥沥地下。雷公兴奋得差点跳起来,看来这药起作用了。等病人睡醒,雷公赶忙上前询问感觉如何。病人伸了个懒腰,笑着说:“哎呀,小兄弟,我感觉身上轻快多了,也不那么冷了,你这药可真神啊!”雷公听了,心里乐开了花,比自己吃了蜜还甜。
经过这次成功案例,雷公对五色诊断法更有信心了。他继续钻研,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跑去请教黄帝。黄帝总是耐心地给他讲解,还会举各种有趣的例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