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恍然大悟,说道:“哎呀,黄帝大大,您这么一讲,我感觉这面诊和脉象里的学问真是太深奥了,不过好像也挺有意思的。可我还是有点担心,我怕实际看病的时候,这些脉象和面诊特征不好分辨呀。”
黄帝笑着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说:“雷公啊,这需要多实践,多琢磨。就像学走路,一开始肯定走不稳,但走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你平时多去看看病人,仔细感受脉象,观察他们五官的颜色变化,慢慢就能掌握其中的窍门啦。”
雷公坚定地点点头,说:“好的,黄帝大大,我一定会努力的。对了,黄帝大大,那有没有哪种情况是看起来很严重,但实际上通过调理能很快好起来的呢?”
黄帝思索了一下,说道:“有啊,比如说有些人外感风寒,一开始人迎脉盛坚,看起来病得挺厉害,又是发烧又是浑身疼的。但只要及时用正确的方法解表散寒,把寒邪赶出去,就像把入侵家里的小怪兽赶跑,病情就能迅速好转。就好比一扇门被风吹得砰砰响,只要把风挡住,门就安静了。这种情况只要抓住时机,治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雷公好奇地问:“黄帝大大,那具体用什么方法解表散寒呀?是不是得用中药?”
黄帝回答道:“没错,中药里有很多能解表散寒的药材,像麻黄、桂枝就很不错。麻黄就像个开路先锋,能打开毛孔,让身体里的寒邪随着汗液排出去,就像打开窗户,让屋子里的浊气散出去。桂枝呢,能温通经络,帮助身体的阳气恢复,就像给身体里的小火炉添把柴,让阳气更旺盛,把寒邪彻底赶走。不过用药的时候,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不能乱来。”
雷公又问:“黄帝大大,除了中药,还有别的办法解表散寒吗?”
黄帝说道:“当然有啦,像喝热姜汤,也是个不错的办法。生姜性温,能散寒解表。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姜汤,全身都暖洋洋的,寒邪就被赶跑啦。就好比给身体穿上了一件温暖的小棉袄。还有艾灸,在一些特定的穴位上艾灸,比如大椎穴、风门穴,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也能达到解表散寒的效果。艾灸就像给穴位点了一把小火,让身体里的阳气活跃起来,把寒邪统统消灭掉。”
雷公听得津津有味,说道:“哇,黄帝大大,中医的办法可真多呀。那要是因为伤食导致寸口脉盛坚,又该咋调理呢?”
黄帝说:“伤食的话,首先要控制饮食,别再吃那些不好消化的东西啦,让脾胃好好休息休息。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面条,就像给脾胃减轻负担,让它们能喘口气。还可以用一些消食化积的中药,比如山楂、神曲、麦芽。山楂就像个小铲子,能把堆积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清理掉;神曲能帮助消化各种食物,不管是肉吃多了还是粮食吃多了,它都能派上用场;麦芽则对米面类食物的消化特别有帮助,就像个小帮手,专门解决米面食物不消化的问题。把它们搭配在一起,效果可好了。”
雷公又问:“黄帝大大,除了吃药和控制饮食,还有别的办法调理伤食吗?”
黄帝笑着说:“当然有啦,适当运动也很重要。饭后散散步,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就像给肠胃做个按摩,让它们动起来,把食物消化得更快。还可以按摩肚子,用手掌在肚子上顺时针轻轻按摩,一圈一圈的,这样也能促进肠胃的消化功能,让肚子里的食物快点被消化掉。”
雷公感叹道:“黄帝大大,您懂得可真多呀!感觉中医就像一个神奇的百宝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黄帝谦虚地说:“中医的学问博大精深,我也只是知道其中一部分而已。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索,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治病救人。雷公啊,你要好好钻研,以后把中医传承下去。”
雷公郑重地点点头,说:“黄帝大大,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把中医发扬光大。对了,黄帝大大,那有没有一种情况,是脉象和面诊看起来都不太严重,但实际上病情很棘手呢?”
黄帝思索片刻,说道:“有啊,有些慢性疾病就是这样。比如一些人长期脾胃虚弱,从面诊上看,可能只是脸色稍微有点发黄,不太明显;脉象呢,可能也只是稍微有点弱,不仔细感受还发现不了。但实际上,脾胃虚弱会影响身体的各个方面,营养吸收不好,气血生成不足,身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各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而且这种慢性疾病调理起来比较麻烦,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就像一场持久战。”
雷公好奇地问:“黄帝大大,那对于这种慢性脾胃虚弱,该咋调理呢?”
黄帝说道:“调理慢性脾胃虚弱啊,那可得慢慢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首先在饮食上,要多吃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像山药,这东西可是个宝,它就好比脾胃的贴心小棉袄,既能补脾胃,又容易消化。不管是蒸着吃、煮着吃,还是熬成山药粥,都对脾胃特别好。还有白扁豆,它能健脾化湿,把脾胃周围那些湿漉漉、黏糊糊的湿气都给清理掉,让脾胃能畅快地工作。另外,芡实也不错,它可以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就像给脾胃打了一针强心剂,增强脾胃的功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