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饮食也很重要。要少吃那些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就像一颗颗‘小辣椒炸弹’,吃多了身体里就容易产生内热。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像苦瓜、黄瓜、芹菜这些,它们都是清热的小能手,能帮身体把热邪都赶跑。”
“另外,还要适当运动。运动就像给身体注入一股活力,能让气血在身体里欢快地跑来跑去。您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这些,每天坚持锻炼一会儿,身体肯定倍儿棒!”
黄帝听了,感慨地说:“少俞啊,中医真是太神奇啦!那你说,在古代有没有人因为心性暴刚得了消瘅病,最后治好的例子呀?”
少俞笑着说:“黄帝大大,这例子可多了去了!以前有个将军,性格特别暴躁,脾气上来了谁都拦不住。他平时还特别爱吃大鱼大肉,很少吃蔬菜水果。”
“时间一长,他就觉得身体不对劲了,老是口渴,喝再多水都没用,饭量也变得特别大,但是人却越来越瘦。他找了好多医生看病,都没治好。”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给他仔细诊断了一下,发现他就是因为心性暴刚,经常发怒,导致气血逆乱,身体里产生了内热,从而得了消瘅病。”
“老中医就给他开了一副药方,里面有清热凉血的药物,还有补气血、养脾胃的药物。同时,老中医还劝他要改变自己的脾气,保持平和的心态,饮食也要清淡一些。”
“这位将军听了老中医的话,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发脾气,饮食也变得健康起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他的症状逐渐减轻了,口渴的情况缓解了,饭量也恢复了正常,体重也不再下降了。最后,他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健康。所以说,只要找对方法,消瘅病也是能治好的。”
黄帝兴奋地说:“少俞,你讲得太好啦!那在现代,这种因为心性暴刚引发消瘅病的情况还常见吗?”
少俞笑着说:“黄帝大大,在现代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呢!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脾气都变得特别急躁,一遇到点不顺心的事儿就容易发火。”
“而且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太健康,经常吃快餐、外卖,这些食物大多都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的,吃多了身体里就容易产生内热。”
“再加上很多人缺乏运动,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很多人容易出现像心性暴刚、气血逆乱、内热旺盛的情况,也就增加了患消瘅病的风险。”
咱们接着深入唠唠这背后更复杂的中医理论和有趣的事儿。咱们先说说这气血逆留为啥会在身体里“憋出火”来。这气血啊,就像身体里的“快递大军”,负责把营养物质和氧气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当人发怒的时候,气血就像被一阵狂风刮得七零八落,原本有序的“快递路线”被打乱了。气往上逆,血也跟着乱了套,它们在身体里“横冲直撞”,却找不到该去的地方。
这时候,气血就会在局部堆积起来,就像一堆快递包裹在一个地方越堆越高。气血堆积在一起,就会产生摩擦,就像两个干柴互相摩擦,慢慢地就会生热。
这股热在身体里越积越多,就像一个小火苗变成了熊熊大火,开始在身体里“烧”起来。这就是为啥气血逆留会导致身体里产生内热的原因啦。
而且呀,这内热产生之后,可不会乖乖待在一个地方,它会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到处乱窜。它跑到皮肤和肌肉那里,就会把皮肤和肌肉里的津液给蒸发掉。
津液就像身体里的“润滑油”,对皮肤和肌肉起着滋养和保护的作用。津液被蒸发掉了,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粗糙,肌肉也会失去弹性,变得松弛无力,这就是“热则消肌肤”的具体过程啦。
咱们再讲讲那些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中药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比如说,像生地黄这种中药,它就像是身体里的“清热小卫士”。它能直接进入身体,把那股旺盛的热邪给扑灭,就像往火上浇了一盆冷水。
还有丹参,它可是活血化瘀的高手。它能像一把小铲子,把那些因为气血逆留而堆积在一起的瘀血给“铲”开,让气血重新顺畅地流动起来。
这些中药相互配合,就像一个小小的“医疗团队”,一起努力,把身体里的热邪清除掉,把瘀血化开,让身体的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这样消瘅病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啦。
在中医历史上,不同的医家对消瘅病也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像医圣张仲景,他在《伤寒杂病论》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消瘅病这个名字,但是他提出的很多理论和方剂,对治疗类似的疾病都有很大的启发。
他强调辨证论治,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情况,综合判断病情,然后开出合适的药方。比如说,如果病人出现了口渴、多饮、多食、消瘦这些症状,同时脉象又比较洪大,他可能会认为这是阳明热盛导致的,会用白虎汤这种方剂来清热泻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