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看着书院,满眼都是好奇和惊讶,对季九宁说的话,不甚在意,从进了这个县城起,就好奇不已,如今来了书院,眼前见到的情形,超出预想太多太多,哪里还能坐得住,恨不得立马就要瞧个明白。
其中一位先生直言:“还是先了解一下书院吧。”
其他人纷纷看向年纪最大的何老,而何老此刻的目光则在右侧是阅书阁上。
见此,季九宁也立马领会其意,主动说道:“既然各位老师都更想了解书院,那学生就带各位先生到处看看,此阅书楼,一共五层,一楼大厅乃是休息看书之地,二楼到三楼皆是书架,里面全是藏书,四楼乃是售卖的笔墨纸砚等物,五楼同是看书的地方。”
说话间,季九宁亲自带着几人,走向阅书楼。
当他们走进后,看到的就是一排排书桌,几人又是面面相觑,心中不由思量,果然是穷苦县,估计是没有书,才会如此安排。
季九宁不着痕迹的观察着几位先生的神色,她淡定的顺着楼梯上楼。
等看到二层楼上一排排的书架上,全是书,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不少人上前拿起书查看。
全新的纸张,似乎从未被人翻阅过,而且这书纸,雪白细腻,光滑轻薄,上面的字更是小小的,规规整整的楷书。
书籍:《易.繁辞》,《羊公傅》,《释名》,《礼记》,《史册》,《诗经》,《通古博论》,《雅声纪》,《怀曲录》……
全都震惊了!他们不停的翻着书架上的书。然后不等季九宁带路,一个个噔噔噔的爬上楼前,然后又是一阵爬楼……
最后他们停在四楼,有人捏着画纸,有人捏着本子,有人拿起纸张对着窗户照光,全都惊奇不已,一个个的嘴巴张的老大。
季九宁笑而不语,姗鸾和王姚则捂嘴偷笑,魏宁威小声的借机为季九宁介绍着每一位先生的情况。
季九宁微微颔首,她的纸早已制成,不但如此,而且让人做出了活字印刷术!
她给姗鸾和王姚示意,两人立马上前,取了狼毫笔递给各位老师,然后二人站在一旁研墨:“先生不妨在纸上写字看看。”
几人立马接过笔,去试,也不再客气,何老更是被抛在最后面。
最后每人写了几个字,干净清爽,且很快就干了墨汁,用手抹了一下,也没有晕染。
一个个仿佛看到金子一样,双眼发光!
“此等好纸是出自何处?”一位老者忍不住看向魏宁威。
“此乃白纸,就出自九宁之手!”魏宁威指向季九宁。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一旁笑眯眯的女娃娃!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当真?”何老走到季九宁身前。
见她点点头,何老满眼的不可思议,接着问道:“此纸这一张售价多少?”
“您手里的这张是横幅纸,要八文钱一张,吴先生拿的四楷纸,两文钱一张。”
吴先生拿起一个本子问道:“这个呢?加几何?”
“二十五文。”
一时间不再有人出声,全都没有问季九宁如何制出的这种纸,只默契的不止询问,也收敛起了原本激动的情绪,跟着季九宁去了楼顶。
这处竟是整个县城里最高的建筑,视野极广,先生们转着方位把县里的景象全都观澜了一遍。
心中对这个县城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季九宁又带着他们去了教学楼,亲自给他们讲解书院里的一屋一景:“这幢楼一层和的教室,为画室,书法室……”
讲台上,老师的书案旁还有一个画架,上面铺着雪白的纸,而下面则是一张张书案,摆放的整整齐齐,坐垫也都统一颜色,竹帘子上挂的流苏惠子都一样的色。
另一间教室里,摆放着十张古琴,五张五弦琴,墙上的一侧还挂着竹笛,还有箫管。
又去了练习场,看到了射箭的靶场,以及骑马的跑马场,旁边的马厩里,养着二十匹良驹!且这些良驹一看就是战马。
几人心中又是一惊,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邺王!
又去了学生的住宿楼,这里的建筑风格,几人也是第一次见,房间紧紧挨着,一间房里四张床,被褥都是准备好的。
每张床还配备的相应的书写桌椅,以及衣柜。
又去了食堂,此刻食堂没有开始做饭,但里面已经有人在收拾东西了,为明日开学做准备。
大堂里的桌椅不少,目测能坐下百来号人。
季九宁见各位转悠的差不多了,她自己也观察的差不多了,这才领着众人去了给他们安排的院子。
“这二进的院落,以后就归您了。”说罢她让姗鸾把钥匙交给吴先生。
几人已经在吴先生的院子里逛了一圈,心中很是满意。
见接下来每人的院子都一样,众人心中又是一阵高兴,最怕被区别对待。
最后才送何老去的三进院子。
面对这个三进的院子,何老回头看魏宁威,他这才注意到,自从去了书院,这人就一直默默跟在身后,不曾再说过一句话,都是那小女娃在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宁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宁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