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天不欲与大师兄反目成仇,奈何他欺人太甚,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江湖正道,残民以逞;自己又怎能让他如愿,所以今日是志在必得,否则自己以为也不要自承是袁门后人了!
傅传书见小师弟袁承天虽然奔走江湖,然而英气不减,处处透着孤高傲岸,心想你自以为自己是袁门少主,想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只怕只是一梦中,再无希望!我偏是看不惯你的作风,清心想和你长相厮守,我偏偏不让你们如愿;便是今次拆毁袁门便是我向恭慈太后谏言,看你又如何?其实究其根底,当年在昆仑派时他便处处针对这位小师弟,只因那时赵碧儿对袁承天情相许,看到他们两个人亲密无间,那时节心中便是气恼非常——因为他只是入门最晚的弟子,偏偏得到碧儿的芳心?而他这位大师兄又算什么?竟然不如一个晚入昆仑派的弟子,这真是岂自此理!这口恶气一直存在心中意难平!只是傅传书全然不明白人心向善,众必趋之;人若为恶如避瘟神!他从来不找自身原因,以为别人轻视于他!其实他身上的戾气无时无刻不迫人远之,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袁承天忽然说道:“大师兄你为何非要一意孤行?难道你全然忘却了咱们昆仑派的一向宗旨?”傅传书闻言冷笑道:“袁师弟师父的遗愿怎能实现?况且那套行事已不合时宜!所以以我之见反清复明终究是空梦一场,所以天下英雄识时务者为乎俊杰!我投靠朝廷有猎错么?而且我已为九门提督。可说是位高权重,看谁人敢说半个不字?再反观小师弟你流亡天涯,可说居无定所。处处为朝廷所不容,而今袁门再无中兴之望,你为何要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呢?”
袁承天知道天下之势所趋,自己若然逆天改命只怕不成,有时还要为天下所讥笑;便如当年袁督师虽一心尽忠为国,然而在京都菜市口受刑之时城中百姓莫不欣然鼓舞,投掷石块。可见当时不为世人所理解。最终是只有一缕忠魂守辽东!
可是傅传书却是如铁石,纵使天下血流漂杵又关他何事?袁承天又道:“大师兄只要你交出袁门名册,我们便两下罢手如何?”傅传书却道不成!袁承天道:“难道你非要置我袁门万千兄弟于死地这才干休?”傅传书不为所动,只冷冷道:“你们袁门本就是忤逆乱党便是杀了也是该的,又有什么可怜惜的?”袁承天见他心意已决,不为自己言语所动,心想:师父大仁大义,一心为了天下苍生;可是大师兄却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可说德行有亏,完全没有秉承师父的侠义心肠也真是可悲!
傅传书斜看他身后斜插的轩辕神剑,心有觊觎,因为先前得而却又失之为袁承所得,那时心中犹有不愤,现在见了这轩辕神剑眼中有光。因为他觊觎这轩辕神剑,因为故老相传这剑中藏有不世宝藏,只是这机密不为人知,世上再无人参悟透了,否则便拥天下之富,甚而可以起兵为乱,逐鹿天下!只是有一节他不知道这藏宝已为袁承天所探得,而且又焚之不让这秘密为世人所知!因为他知道世人人心诡异最为可怖,所以万一落入奸人之手便是为祸天下,所以索性毁之才是正道!
这时从京城方向橐橐之声传来,只见一队官兵由远而今,手执枪矛似乎为着寻长官而来——因为时间久了,九门提督大人不回衙属,衙门中的幕僚难免放心不下,所以便派出兵士前来!袁承天见不能再多所停留,虽然他不惧官军,但是现在非常之时也没毕要去惹那麻烦!
傅传书心中一动,便有意拖住袁师弟让他陷入重围,不能轻易拔身而去。袁承天双掌凭空拍出,竟而带动山石向傅传书身上击去。傅传书见不可抵挡,因为看那山石岂止千斤而已,以人之血肉之躯难以抵挡!其实倒不是袁承天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内功,只是借巧力而矣,因为那山石已是松动,只是松挎挎地斜在山坡之上,虽然风吹不动,然而袁承天以己之内功心法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带动山石,所以倒不是袁承天的内功如何出神入化,其实只是借巧力而已;不过在外人看来已是惊世骇俗,尤其是赶来的清兵见到这少年竟可以以掌带动这千斤之巨的大石,不免人人啧舌不小,心中都是叹为观止,以为他是天生的神力,堪比李元霸,其实他们却哪里知道内情!
傅传书自然不能去接这突然而来的巨石,是以避身而过,饶是如此也被这山石所带动的山风刮得脸面生痛!后来这些清兵见统领大人也不能够化解这巨石只有闪避,心想这少年的膂力过人实在惊人。袁承天见时机稍纵既逝,不愿多所与傅传书纠缠,跃身而下,足不沾尘般地去远了。
傅传书气得狠狠地击打山坡,心中满是怨恨,心想自己本来可以拿下他,却让他逃了,这一切都是嘉庆皇帝一人所造成的,因为他一力袒护,以至不死,否则这袁承天早入罗网,便是有三头六臂只怕也难逃出生天。好在名册依旧在自己身上,可惜的是自己不能够再次得到袁师弟身背后的轩辕神剑难免遗憾,好在来日方长还有后会之时,不怕他不就范!想想也就释然了,便勒令清兵回转提督衙门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英雄吁天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英雄吁天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