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俏儿、赵理、元宝和睿宝跟随付青商队去福建走亲戚,他们没有打空手,而是带许多货物,准备去福建贩卖。
如果顺利,不仅路费能赚回来,而且还有额外的利润。
之所以带上元宝,是为了让她出门散散心。
那个早产的小娃娃不幸夭折,元宝的身心因此大受刺激,经常半夜啼哭,白天却又发呆。
有一次,赵理的大嫂张金花趁着赶集,跑来王俏儿家拉家常,看到元宝的憔悴、呆滞模样,当场没说什么怪话,但一回村里,就幸灾乐祸地说:“我那大侄女估计要发疯!你没看到她那个样子,眼睛看东西时,直愣愣的,活泛气都没了!”
“有钱又如何,命不好!”
“咱们虽然没钱,但咱们至少笑得出来,哈哈哈……”
……
后来,经过有心人的搬弄,这番话又传到王俏儿耳朵里。
王俏儿气得一天没吃饭,心里恨极了。如果杀人放火不犯法,恐怕她就那样干了。
这也是她急着带全家去福建走亲戚的最重要原因。
从小时候开始,她就崇拜表姐赵宣宣,因为自己是小麻雀,表姐是掌上明珠。长大之后,表姐又做了官夫人,而自己只是小商人。
这高下差距,如同云泥之别。
所以,她迫不及待想借助表姐的智慧,来解决自家闺女的困境。
在福建布政使司的官府后院见面时,王俏儿忍不住泪流满面,既委屈,又欢喜,心情复杂极了。
赵宣宣笑盈盈,一手牵王俏儿,一手牵元宝,笑道:“哭什么?还像个孩子似的。”
目光流转间,她很快就发现元宝的异常。
因为元宝的笑容明显是挤出来的,显得格外僵硬,很假很假。
赵宣宣心里咯噔一下,暗忖:元宝这孩子,年纪轻轻,已经显出苦相……
于是,她刻意让王玉娥和赵东阳招呼付青、赵理、元宝、睿宝等稀客,自己则是拉王俏儿去内室里说悄悄话。
王俏儿一边哭,一边倾诉,说的都是元宝的事。
比如,元宝虽然住娘家,但还没有下定决心与罗无忧和离,一直拖拖拉拉。
比如,罗无忧想跟随李居逸去洞州官府当捕头,但被李居逸拒绝。
李居逸让他继续留在岳县。
罗无忧因此认定是岳母王俏儿和妻子元宝在李居逸面前说他坏话,特意跑到岳母家发酒疯,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比如,那个夭折的孩子,那么可怜。全家人一想起来,就心痛。
……
赵宣宣听着听着,也忍不住眼泪滚滚,搂住王俏儿的肩膀,安慰道:“雨过天晴,先苦后甜,以后会好起来的。”
“如果元宝一回老家就伤心,干脆把她留在我这里,至少对那些麻烦眼不见为净。”
“我肯定把她当乖宝和巧宝一样疼爱。”
一听这话,王俏儿心里温暖,但头脑还算清醒,果断摇摇头,用手绢擦眼泪,说:“宣宣,我哪里好意思把麻烦丢给你?你也要管一家老小,姐夫的官儿又大,你的事比我重要多了。”
她吸一吸鼻子,接着说:“何况,元宝是我亲生的,亲手养大的,如果不能天天亲眼看到她,我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赵宣宣破涕为笑,拍拍王俏儿的后背,说:“如果你没什么急事,就带元宝在我这里住下,直到元宝好起来再说。”
“咱们俩这些年聚少离多,也该好好聚一聚。否则,等将来咱俩老了,都变成白发,长出许多皱纹,恐怕互相认不出来。”
王俏儿也“噗嗤”一声,哭笑不得,神情有些矛盾、扭捏,用一根手指指自己脸颊上雀斑,说:“宣宣,你怎么可能认不出我?”
“反正,我对你肯定不会认错,即使是背后,我也认得!”
赵宣宣重新变得欢喜,伸双手环抱王俏儿,像年少时那样,脑袋挨着脑袋,身体摇一摇,晃一晃,如同不倒翁。
另一边的堂屋里,一看见这么多新客人,立哥儿先是往赵东阳怀里躲藏。
过了一会儿,发现气氛其乐融融,没有危险,再加上付青用礼物逗他,立哥儿突然哈哈笑,伸小手去拿礼物,然后任由付青抱他。
付青感到好笑,说:“在岳县时,主动伸手让我抱。去一趟京城,隔几个月,就不认识我了。”
王玉娥笑道:“玩一会儿,又熟了。”
睿宝东张西望,好奇地问:“巧宝姐姐去哪了?”
赵东阳笑容满面,大手拍拍大腿,说:“她忙正事,等中午就回来吃饭。”
赵理笑问:“啥子正事?一个小姑娘,比我们更能干些。”
赵东阳怕巧宝做监工的事传太广,怕惹麻烦,于是含糊地说:“做学徒,学造大船。”
付青一听这话,格外激动,说:“我正好打算买一艘大船出海!”
他长子付平安也跃跃欲试,眼睛格外明亮,说:“我也想学造船。”
王玉娥的鱼尾纹变得格外生动,笑道:“等巧宝回来,吃完饭,下午就让她带你去玩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财主招上门女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