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青喝茶,心想:巧宝胆子可真大,一个小姑娘就敢在外面玩,师姐居然能放心她。
中午,等巧宝以一身雌雄莫辨的少年装束回来时,付青、王俏儿、赵理都大吃一惊,刚开始没认出来。
巧宝对王俏儿、赵理、元宝、睿宝也感到陌生,在互相打量时,清澈的眼神泄露她的小心思,不过她对付青和付平安挺熟,毕竟每年都要见几次付青的商队。
所以,她先响亮地对付青和付平安打招呼:“舅舅,小苹果。”
小苹果是付平安的小名,叫起来格外亲切。
付平安脸红,对她喊姐姐。
睿宝机灵,跟着喊姐姐。
付青眉眼含笑,把精心准备的礼物递给巧宝。
王玉娥拉住巧宝的胳膊,笑着介绍:“这是你小姨,小姨父,元宝姐姐,睿宝弟弟。”
巧宝调皮地吐一下舌,有点不好意思。她天天忙得团团转,居然把亲戚给忘了,毕竟见面次数太少。
此时,她连忙临时抱佛脚,笑着打招呼。
王俏儿捂嘴笑,说:“一定是因为宣宣说我变美了,所以巧宝差点没认出我。”
一大家子人,都被她的玩笑话逗得笑哈哈,唯独元宝如同置身事外,在望着庭院中的大榕树发呆。
巧宝虽然大大咧咧,但也发现元宝的异常。她暂时看破不说破,不动声色地观察那个奇怪表姐。
唐风年当官太忙,回来得比较晚。
等他到了,众人才开饭。
桌上的寒暄很快就转变成经商发财的正事。
付青和赵理轮流向唐风年打听,比如出海商船如何缴纳商税?倭寇是否还嚣张?如何避险?哪些货物在海外最畅销?等等。
唐风年有问必答,神情轻松、愉快。
赵宣宣反而话少,格外留意元宝的一举一动。
元宝埋头吃饭,不说话,甚至很少夹菜。
王俏儿时不时夹菜放她碗里,无微不至。
赵宣宣彻底明白,为什么王俏儿拒绝把元宝单独留这里,因为元宝需要这种润物细无声般的照顾,只有王俏儿这个亲娘才能无怨无悔地做到这种程度。外人恐怕只能做那些治标不治本的事。
午饭后,巧宝亲一亲立哥儿的小胖脸,左右各一下。
立哥儿表示嫌弃,用小胖手推她额头,不稀罕她。
巧宝却像吃小鱼干的猫猫一样,眉开眼笑,心满意足。
然后,在赵宣宣和王玉娥的叮嘱下,付平安和睿宝变成巧宝的小跟班,被她带出去玩耍。当然,还有几个护卫如影随形。
他们一离开,家里瞬间变清静许多。
唐母和立哥儿都午睡去了,唐风年也去内室闭目养神。
付青和赵理则是出门去跟商队的人会合,处理他们从岳县和洞州带来的货物。
赵宣宣关心元宝,于是利用自己的半桶水医术,亲自为元宝把脉,暗忖:脉象没什么异常,得的应该是心病。
接下来,她询问王俏儿想不想午睡?
王俏儿兴奋得睡不着,笑眯眯地摇头。其实她想出去逛一逛,但客随主便,不好意思说。
元宝也轻轻摇头。
恰好赵宣宣也兴奋得睡不着觉,于是干脆拉她们出去逛街,买东西。
此地商业繁华,民风开放。因为开放海禁,所以有外国商人穿着奇装异服,走在街上。
王俏儿感觉大开眼界,对赵宣宣说悄悄话:“他们头顶一块白布,又穿白袍,不觉得晦气吗?”
赵宣宣用悄悄话回应:“那是阿拉伯商人,那是人家的风俗。”
王俏儿觉得有趣,同时,不忘了牵紧元宝的手,生怕大闺女走丢。
走着走着,赵宣宣伸手指向江心岛,笑道:“那里是唯一暂时废除宵禁的地方,夜里也灯火通明,你们想不想去玩?”
王俏儿跃跃欲试,但又在心里打退堂鼓,问:“那里有啥好玩的?是不是烟花之地?”
赵宣宣如实回答:“大部分是酒楼、饭馆,也有卖艺不卖身的歌女。”
“至于本地真正的烟花之地,已经被官府捣毁了。”
唐风年每次做地方官时,最先捣毁的东西就是烟花之地,只允许卖艺不卖身的乐坊存在。
这是他个人最坚持的事情之一。对此,有的人高呼青天大老爷,但也有些人恨不得吃他的肉,拆他的骨。
王俏儿不算久经大世面的人,于是谨慎地说:“如果赵理去,我就去,否则我不敢去。”
“宣宣,你去过没?”
赵宣宣摇头,莞尔道:“我每天要查账本,给立哥儿讲故事,陪婆婆说说话,跟小闺女谈谈心,还要跟一些官夫人礼尚往来,根本没空去‘不夜岛’猎奇。”
王俏儿挽着赵宣宣的胳膊,突然脑中灵光一闪,问:“如果在那不夜岛上开一家酒楼,是不是很赚钱?”
赵宣宣毫不犹豫地点头,向她透露小秘密:“不仅商贩赚钱,官府也赚钱,能收许多税银。”
“正因为如此,朝廷才尝试开放宵禁。”
“如果搞得好,说不定将来岳县和洞州也能开放宵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财主招上门女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