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愚同刚到学校时,老师问谁在高中时当过干部。
两个自告奋勇的同学,一个成了班长,一个成了团支书。而且一当是三年。最终他们收获了他们的庄稼,一个留校,一个入了党,并被选为当年的优秀毕业生。
只是那时,那些庄稼不是李愚同想收获的。可就在这种不想收获中,他发现自己成了水中一滴油。
上这个师专对李愚同来说,已是不易。所以不少同学为他感到惋惜并劝他复习时他没有听从,而是决心去上,去做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来到这个山区城市,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破旧的火车站。
这车站让他对这城市有了最初的关切,以致多年后他还关心这个城市的新火车站建成了没有。
师专建得没什么新异之处,校门没有他们高中的气派,但看到运动场和图书馆后,李愚同对自己说,这就够了。
师专不收学费,每月所发的粮票和菜票基本上就够用了。他的生活在多年的不稳定后,第一次可以安稳了,可以不为每日的生活发愁了。
当他那年冬天坐在有暖气的教室和阅览室看书时,一种温暖和幸福的感觉会涌上他的心头。
李愚同不觉得这只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是自己应得的,因而在心里对国家有了一种感激。
当他向别的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时,别人笑李愚同,说,这算什么,比人家好大学简直就没法比。你去看看交大和师大的校园,看看他们现在和将来所得到的,你就知道高考时十几分之差造成的现实差距有多大。你面对那差距就不会再有什么幸福感了。
李愚同后来去过交大和师大,环境的确是好。当你走在这样的校园时,你会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生活简直会成为一种艺术。
但他没因此就觉得师院不值一提。
这个不大的校园在别人的眼中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他来说,已有些奢侈。
图书馆的书够他读了,运动场够他跑步和打球了,食堂饭菜的品种超过了他的需要,老师们也还尽职,虽然有讲的不好的。可老师从来只是个引路人。
所以他最初孤独但并不寂寞。
他们的专业是法律和历史,且更偏重于历史。
这是他所喜欢的,所以不到两个月他就将这学期的课本都翻了一遍。然后就一头扎进了图书馆。从中国的诸子百家,历代哲学到外国重要的历史和哲学着作,他都尽可能的研读。甚至于对马克思和恩格思的书他都不放过。
这些书籍把他带进了一个极其广阔而深远的世界。
在那样的精神世界里,思考成为最大的乐趣。
日子就这么静悄悄地流淌着。春花开了,秋叶落了,雪下了,元旦到了,可他走不出他的书。
就在他这样不知春秋的读书中,他同这热闹的生活有了些隔膜。
不是生活放弃了他,而是他远离了生活。
平时也没什么作业,老师想起来了,会让写一篇有关某一问题的论文。刚开始大家还重视,老师也讲评,慢慢地同学们淡了,老师也淡了。只快考试时,大家还紧张,而老师却划了范围,圈了重点,甚至说了考题。大家一抄一记,也就过关了。考过一两回后,大家就知道考试是怎么回事,也就没人在乎了。
大家对考试的感觉变化如同对李愚同的认识一样。
最初,李愚同爱读书的样子让大家还有份尊敬,可慢慢地考试也就那样了,读那么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况且大家也没见李愚同读出了什么名堂。所以大家对考试淡了时,对他也淡了。
只李愚同对大家对他的态度并不在意,他知道学习对不少同学来说,高考结束时也就结束了。只大家对考试淡时,让同学们对学习仅有的一点热情也消失了。
而学生一旦不视学习为主业时,大家的心也就彻底散掉。
但看学校的意思,还是重视学习的,考试不及格还要补考,补考又要交钱,补考再不及格时将来不发毕业证书。
但是否及格在分数,而分数在老师的手中。
所以可以变动分数的老师,成为学生最后一个堡垒。
但慢慢地照同学们的说法,这堡垒是完全可以用糖衣炮弹来攻下的。
这样学习就完全变成了一件只需要应付就可以的事情。
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别的事情日益成为大家的主业。
就在这种情况下,李愚同发现了问题的另一面,不是别人在影响他,而是他在影响别人了,招别人嫌了。
下午的教室里同学们很少,教室慢慢地成了异性同学交往的场所,可李愚同会在教室;宿舍别人不是在睡觉就是在闲聊,不时还有异性同学来,读书的他会让人看了不舒服;他就到阅览室去,可阅览室的门不是天天开,也不是每回有地方;他就到操场去,同打毛衣的女同学坐在一起,这让别人看着有些扎眼和有笑。
他有时在偌大的校园徘徊,不知自己到哪里去的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堂里的马车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堂里的马车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