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一路晃晃悠悠,最后停在了小胡子山脚下。
楚襄掀开车帘下车,坐在车辕上、充当车夫的霍浔早已下了车等待。
见她下来,他便迫不及待地追问:“殿下别吊末将的胃口了,今日唤末将来,是为了什么重要的事?”
“你急什么,先随我上山。”
“……”
霍浔几次旁敲侧击,行至一处山坡后,他忽然闭了嘴。
眼前矗立着的一座座窑室完全颠覆了他从前的认知。
窑型显然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建在山坡上,窑身狭长,依山势走向而前后倾斜,窑头低,窑尾高。
有些窑室开了炉,正点烧着,从霍浔的角度看起来,很像一条向下俯冲的火龙。
公主殿下拉了一把他的衣袖,“别看了,随我瞧瞧里面。”
霍浔随着公主殿下往前走,目光仍旧停留在窑身。
他粗略目测,窑长将近六丈,宽也将近两丈。
里头和寻常窑室类似,由燃烧室、窑床和烟道组成。
半圆形的燃烧室底部铺了坚硬的黏土,与窑床之间隔了一堵垂直的黏土墙。
窑床十分斜长,前段比较宽,后段逐渐缩小,底面应该是铺了一层砂土。
窑床和烟道之间有一道挡火墙,挡火墙后有五个黏土柱,柱间有六个排烟孔。
霍浔细细观察,隐约理解了公主殿下如此设计的理由。
窑身加长,胚件装烧量大大增加——前宽后窄的窑身有利于胚件的烧成。
而窑室两侧增加的投柴孔,方便火力延长加大,促成后部胚件的烧制。
如此改进,显然大大提高了窑室的烧制效率。
霍浔不由得赞叹道,“殿下果然玲珑心思。”
楚襄心想,如果你吃过学习的苦,你也会有这玲珑心思。
她未接话,直接唤来蒲也,随之呈上来的还有一柄被麻布包裹着的长条物件。
霍浔盯着那物件的形状,心跳莫名快了几分。
公主殿下在他身边淡淡地说:“打开瞧瞧。”
他犹疑了几息,最后一咬牙,掀开了麻布。
他见过很多长枪,但从来没有一柄像眼前这柄令人移不开目光。
长枪枪头是精铁所制,形似一把短匕首,在日光之下熠熠生辉。
枪杆是硬木制成的,应当用桐油浸泡过。
“枪杆内部填充了牛筋,外部则裹上了一圈竹片,再用藤条绑牢,最后涂漆。我特地叮嘱蒲也涂上黑漆,应该符合你的审美。”
楚襄往旁边退了一步,示意凝神观看的少年:“试试吧。”
试试吗?他好像很久没碰过长枪了。
霍浔缓缓抬起手,终究还是将那柄枪握在了手中。
掌心触碰到那冰凉坚硬的枪身时,他在心里长长地喟叹了一声。
西北与盛京发生的一切,他放不下,忘不掉,无论他如何压抑,午夜梦回之时,心中的怨恨与不甘总是喷薄而出。
祖父赠予的那柄长枪被他留在了盛京的霍家祠堂里。
他时时刻刻都想着,终有一日带领散落各地的霍家军们踏回盛京,将那柄长枪插进新帝胸膛。
这一瞬间,霍浔久违地被满腹恨意裹挟,眼中溢出戾气,手中长枪便斜刺穿出,一道劲风破开长空,隐隐有呼啸之声。
心中的恨意与手中力道借着这一枪泄了几分,他恢复了一贯的模样,细细感受了一番手中之枪。
轻便灵活,握在掌中,十分趁手。
常见的长枪因为锻铁技术限制,柔韧性很差,十分笨重,使用时需要几分蛮力才能抡动。
便是霍浔从小就练枪,使用之时偶尔也会有不灵活之处。
可手中这柄好仿佛不是一柄初见的新枪,而是一柄与他并肩作战了多年的伙伴。
打造出这柄长枪的铁匠,必定技艺非同寻常。
霍浔又想到殿下亲兵所持的精铁武器,那些武器质量明显高于大燕的平均水平。
应当是殿下着人特地秘密打造的。
殿下想做什么呢,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闪过——更准确地说,早在殿下整治大户、给奴隶分田地,招募新兵的时候,这个念头就已经出现了。
可是未免有点惊世骇俗,甚至有些天方夜谭。
他便当是自己多想。
可是当殿下忽然将他领进了最隐蔽的那间窑室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猜测没错。
窑室里,工匠们简单地对殿下见礼过后,便埋头继续干活。
霍浔仔细观察过后,他确定,工匠们打的是铠甲、马具。
但因为铁矿材料不足,或是技艺还不够熟练,他们明显还处于摸索阶段。
霍浔听见自己的心跳像鼓点似的,慢慢密集起来,“殿下特地让末将看这些,是想做什么?”
楚襄不偏不倚地看着他:“我记得有一年,霍老将军回京述职,进宫来看你,你委屈地抱着他的腿,问他——为何西北的仗总是打不完。”
霍浔一怔,随即敛了眸,神色是不加掩饰的黯然,“殿下说往事做什么。”
“你还记得,霍老将军当时是如何回答你的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