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大知道,自己对这个亲弟弟的感情并不是那么单纯。其中既有欢喜,也有嫉妒,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恨意。
景大作为两个家族联姻的产物,从他母亲怀上他的那一刻起,就背负了太多的期望和压力。
两个家族以及他的父母都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为巩固两个家族的利益作出贡献。
而景大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当他呱呱坠地,众人看到他是个男孩时,父母和两个家族的长辈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尚在襁褓中的景大经常生病,这又让两家的长辈和父母都忧心忡忡。
毕竟,景大作为嫡长子,肩负着两个家族兴旺的重任,景大的父母及两家长辈自然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又怎能承担起如此重大的责任呢?
病弱的身体这无疑意味着景大并非一个合格的继承人,难以挑起这副重担。
不过,由于景大当时还只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大家虽然对他的身体状况有些不满,但也并未想过要放弃他。
毕竟,在那个时候,在所有人的认知里,婴儿都是脆弱的,容易生病的,所以只需要多找些下人用心仔细照顾。
然而,当景大长到三岁时,第一次发病,经过大夫的诊断,景大竟然患有轻微的心疾,而且恐怕难以活过弱冠之年。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两家的长辈和父母对他彻底失望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景大才真正地领略到了世态炎凉的滋味。曾经对他宠爱有加的两家长辈——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以及父母,他们对景大的态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起初,这种变化还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大逐渐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冷漠和疏离。
原本对他关怀备至的下人,也开始对他怠慢起来。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用心准备可口的饭菜,端上来的茶水也常常是凉的。更过分的是,这些下人还会在背地里小声议论,说他是个短命鬼。
年仅三岁的景大,根本无法理解这一切。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生了一场病,疼爱他的长辈和父母就会突然对他改变态度。
他觉得自己好委屈,好无助,却又不知道该向谁诉说。
那些日子对景大来说异常难熬,他每天都生活在孤独和痛苦之中。
然而,幸运的是,这种艰难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情况就开始慢慢好转了。
首先,是他那关心疼爱他的母亲回来了。
母亲一回来,就立刻察觉到了景大所受到的委屈,她毫不犹豫地处置了那些怠慢景大的下人。
可是,景大发现母亲总是会时不时地偷偷抹眼泪,他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只能默默地陪伴在母亲身边。
接着,父亲也开始隔三差五地来看望景大。虽然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对景大的态度依然冷淡,但有了母亲和父亲的关爱,景大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些温暖。
等景大再长大一些,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他才逐渐明白,原来在他三岁那年,被大夫诊断出患有心疾,而且被断言难以活过弱冠之年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以及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对他态度突然转变的原因。
由于他身患心疾,寿命有限,家族认为他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于是果断地放弃了他。而他的父母当时仅有他这一个孩子,当他被两个家族同时抛弃时,他父母在家族中的地位也随之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稳固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利益,他的父母深知必须尽快再生一个健康、合格的继承人。然而,孩子并非想生就能生出来的。
景大的母亲在十四岁时便嫁给了景大的父亲,十六岁时生下了景大。然而,由于生育景大时年纪尚小,她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以至于在生下景大后的三年里,受伤的身体仍未完全恢复。
面对这样的状况,景大的母亲自然心急如焚。
然而,景大的母亲毕竟出身于大家族,而且还是被精心培养出来的嫡女,自然有着非凡的见识和手腕。她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过度沉溺于悲伤并无济于事,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于是,景大的母亲迅速调整心态,展现出了她过人的智慧和果敢。
她一方面积极寻找医术高明的大夫,调养好自己的身体,以确保自己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另一方面,她也开始巧妙地笼络丈夫的心,通过各种方式让丈夫感受到她的温柔和体贴。
不仅如此,景大的母亲还展现出了她的深谋远虑。
她深知此时让丈夫纳妾是进一步稳固两个家族关系及改善缓解他们夫妻在家族中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她主动为丈夫谋划纳妾之事。
她知道丈夫想要纳她的庶妹为妾时,同时她也知道娘家会坚决反对。
原来,景大的父亲虽然有些本事,但他并非嫡长子,也不是景大祖父最为看重和疼爱的儿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季时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季时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