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渊一边祭拜了元融,一边听于谨述说完经过,各位都督、别帅纷纷攘攘来到近前,大家一致要求火速进兵为元融报仇。元渊道:“各位都督、将军,我军三十里驰援元融都督,各营几乎都迷路,往复奔波不下四五十里,没有一队能按时抵达,致使元融都督殒没。如今,我军已是强弩之末,而敌军刚胜,士气大振,若此时追击,莫说此时叛军却失去方向,无从寻找。即便追上,敌人以逸待劳,且此地容易设伏,对我们也凶多吉少。另外,元融都督薨逝,乃是大事,必须要向朝堂报丧,后续许多事情要请旨定夺。所以,我们还是先驻扎下来,分头安排元融都督灵柩回京,以及打探叛军动向。”
众人听了,不再有意见,大军分营驻扎好,安排好布防,向京师传信。
元融战死白牛逻!这下京城炸了锅。全国第三富豪亡殁?冷峻霸道豪杰说没就没了?!元融在京城的风评是仪貌壮丽,衣冠甚伟,性通率,有豪气,当然他所为官的衙门、属下或地方有内部评价,贪残聚敛。但他在外场的表现,以及个人文采武功说得过去。
不对呀!不是军报上说,叛军内讧,分崩离析,葛荣很快投降,元融正准备接收纳降,怎么突然噩耗传来,元融被葛荣斩杀了?是消息有误?还是其中有鬼?还有,为什么元渊和裴衍没有及时施救?元渊,对了,之前一直是他主张招降叛军,为什么接收的时候他反而退后?这里边有什么问题吗?听说元融阵亡后,他竟然依旧按不动,他想干什么?
朝廷中,之前是元徽等人是元渊的死敌,随着元融的阵亡,元徽、元晏等稍加挑动,元融一系亲眷故交立刻改变原来的盟友及平和的态度,转而旗帜鲜明的与元徽一党高度一致。
太后对元融的阵亡也极为重视,灵柩还未归来,便追封侍中、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本将军、司空、雍州刺史,不久又进赠司徒,加前后部鼓吹,谥号庄武。同时让肃宗安排为其举哀于东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彩二千八百段,场面空前。
第三富豪安葬,举国震惊,消息很快传递到晋州元琛军营。
元琛最近身体一直不见好,儿子元子豫在跟前伺奉。接到简报,元子豫看罢,对父亲道:“父帅,你快看,北境那边出事了,章武王兵败于博野白牛逻之战,为葛荣所斩杀。”
元琛听了大惊,腾楞坐起来,接过简报:“什么?章武王死了?怎么会?征北军十万,地方武装汇合统计二十万。元融亲自统军不下三万,正规军也不止二万,怎么就阵亡了!枉他元融平日里自诩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怎么能看不清葛荣的诱敌之计。该!活该!自顾不暇,还要跟我攀比,简直不知死活,早走早了。”元琛越说越激动,竟然自己下了地。
元子豫是大孝子,诧异的看着父亲的举动,安慰道:“父帅不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常言道,瓦罐不离井沿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元渊骠骑大将军被誉为常胜将军,北地之神,他尚且未能预料此事,未能救援融帅,或许是天意弄人吧。”
元琛道:“元渊被元徽掣肘,注定此去难有作为,元融一死,恐怕更加自身难保。想想也可笑,同为宗室,我们这些外将,再不济也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竟然不如一个毫无功勋的阿谀反复小人,我们时不时免职下放,而他却稳居中枢。”
元子豫道:“父帅也不必耿耿于怀,大不了我们趁着晋州初定,借口您身体有恙回京养病,以后再也不回来了,怎么说我家也是京城首富,不必非得靠官禄养家。您若实在不愿意在京城,我们也可远出到别苑隐居,不说别的,至少我家歌姬舞妓三百,千里追风无数,足以让所有勋贵望尘莫及,父帅您又何必烦恼呢。”
“歌姬舞妓,”元琛突然想起什么“朝云!这个挨千刀的元融,孤军深入博野白牛逻城,城破镇亡,朝云必然跟着玉石俱焚,她回不来了。”说罢站立不住,晕倒在病床上,没多少日子抑郁而终。孝子元子豫回京报丧,朝廷感动,恢复王爵并给予追赠。不想元子豫安葬父亲后竟一病不起,同年十一月病亡,年仅二十二岁。两大富豪同年亡殁令人唏嘘。
《剑破诸天》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剑破诸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剑破诸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