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愕然。
好孙儿?
皇帝这是在称呼顾治平?
可是他姓顾,不姓朱!
开济暗暗叹气。
顾正臣倒不了啊,无论如何都倒不了,顾治平可是皇帝与皇后的干孙,是朱雄英同吃同睡的兄弟。
就算是顾正臣可以被压制下去,谁来压制顾治平?
十年之后,他弱冠,又是一个活蹦乱跳的顾正臣,说不得比他老爹更生猛,毕竟顾正臣不是朱元璋的义子,也没和朱标睡过同一张床,喝过同一碗水。
詹徽也感觉头皮发麻,自己只盯着顾正臣这个庞然大物了,却忽视了这少年郎与皇室之间的关系!
顾治平可比顾正臣的起点高太多了啊。
年纪轻轻,从三品武将,皇长孙伴读,自由出入东宫、皇宫、诸藩王府的唯一外臣之子。
这个家伙,今日上殿,必不寻常!
顾治平站在大殿之上,面对朱元璋并不紧张,从容不迫地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册子,双手托起:“皇爷爷,这是父亲写的一本书,孙儿看不甚明白,母亲也看不懂,说应该送给皇爷爷,待皇爷爷同意之后,送去集贤院,印它个几百万册,也好换点银钱度日……”
内侍没有动。
朱元璋走上前,接过册子,笑道:“镇国公夫人也是,府上并不穷酸,就没必要靠版权费吃饭了吧?还想印几百万册,那《航海八万里》也做不到。”
顾治平垂手:“兴许这本书可以做到。”
朱元璋看了看空白的封面,一边翻一边道:“那朕可要看看。”
翻开。
一双眼瞪大,神情满是震惊。
瞳孔中,骇然是:
马克思至宝全录!
朱元璋猛地合起,看向顾治平:“这是你父亲写的?”
顾治平点头:“是啊,东征之前写的,丢书房里吃灰几个月了。”
朱元璋咬牙切齿。
天下人渴望至极的马克思至宝,顾正臣弃之如敝履,写出来之后,也不送到宫中来,竟然随手丢到书架上吃灰?
再次翻开。
朱元璋看清楚了整个扉页,上面不仅有“马克思至宝全录”七个字,还标注着“全录在此,世人不可增改一字”几个小字。
这就是摆明了告诉所有人,这就是马克思至宝的全部内容了,谁也不能修改一个字,谁也不能擅自增加一句话。
朱元璋再翻一页,上面赫然是一篇目录,分科技篇、矿产篇、地理篇、预言篇、思想篇等,赶忙翻至预言篇,只见上面的预言,仅仅只有西方诸国瓜分中国、抗日之战两篇,再无其他,朱元璋总算安心下来。
只要这东西拿出来,摆在世人面前,那顾正臣也好,其他人也罢,就再没有人可以借马克思窥见未来之说,去编造新的话术,借此扰乱人心!
只是——
前提是要将这东西印刷出来,公开于世!
这可是马克思至宝啊!
如此宝贝,不应该成为皇室最宝贵的书籍,藏于楼阁吗?
再不济,那也应该局限于格物学院。
可现在,这个家伙竟然反将自己一军,逼迫着自己答应将这《马克思至宝全录》印刷,公开发行!
不答应,《马克思至宝全录》不为世人知,万一顾正臣之后,有人捏造出来马克思未来之言的话妖言惑众,那蛊惑人心的本事可有些强,不明真相的百姓未必不会被说动……
答应吧,实在有些舍不得,这里面记载的东西,可不简单!
如果顾正臣在这里,一定要将他踹飞出去!
为了发行一本书,他竟不顾自己的名声,不顾朕的感受,迫使朕答应刊印发卖!
他在出征之前就写好了,在出征之后才说出马克思窥见未来之言,这个家伙,他就是一步步计划好的,他预测到了这一天的到来,甚至,安排了他的儿子,出现在此时此地!
偏偏,朱元璋还不能不答应印刷《马克思至宝全录》!
不公开马克思至宝全部内容的话,皇室未来可能会遇到麻烦,顾正臣也很可能会承受太大的官场与民间的舆论压力!毕竟,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孩子,无差别的杀戮,百姓再多叫好,也始终有污点在内。
只有印刷了,彻底公开了,才能杜绝马克思预见未来之说再次出现,也才能减轻顾正臣的压力!
朱元璋对内侍招了招手,内侍刘光疾步上前。
“转过去。”
刘光乖乖听话,然后挨了一脚,被踢倒在地。
朱元璋怒火难消,上前又踹了七八脚,刘光委屈,不明所以,哇哇求饶。
朱元璋踢累了,转身走向御台喊道:“刘光,你这几脚是代镇国公挨的,下朝之后,去镇国公府讨回来,想踹谁踹谁,朕准你踹,哪怕是镇国公来了,也能踹。”
刘光傻眼。
我的皇帝啊,我代镇国公挨揍,那就挨揍了,我哪有胆子去镇国公府踹其他人去,还踹镇国公,我还想多活几年……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举起手中的书册,言道:“这是镇国公所写的《马克思至宝全录》,马克思至宝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面了。六部九卿,在京公爵,格物学院总院与院长,全都召集起来吧,到武英殿同阅此书!”
“什么?马克思至宝全录!”
群臣震惊。
这东西,顾正臣舍得拿出来?
十四年了!
他竟然将深藏不露,立身之本,最高深的智慧,最神秘莫测的见识,最不可知的东西,全都拿出来了?
马克思至宝!
这东西,它要问世了!
杨靖笑了。
镇国公果然还是镇国公,他做事,很周密!
李原名也松了一口气,就说嘛,顾正臣这么聪明的人,不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不可能不顾及皇室的顾虑与担忧。
詹徽暗暗吃惊。
顾正臣啊顾正臣,城府之深,谋划之远,可怕至极!
他敢东征杀人,也留下了足够大的后手!
试问,征东大军杀戮东海三岛这点事,如何能与《马克思至宝全录》相提并论?
此书一出,必然是疯抢,疯传。
如此一来,谁还在意东海三岛那点破事,谁还在意顾正臣杀了多少百姓?
沈溍等人有些不知所措。
这算啥?
我们白忙活了,无人关注了?
皇帝啊,东海三岛之上大军还在杀人,要尽快派人去啊,每耽误一天,就多死许多百姓啊!
哦,皇帝走了。
退朝了。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寒门辅臣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