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三町。
武士提着裤子从棚子里走出来,布帘还没完全垂落,就有人解着腰带嘿嘿地走了进去,里面传出了求饶的声音,可也没换来半点怜悯。
长队蜿蜒,直至游廊尽头。
享受的人笑容灿烂。
痛苦的人衣不蔽体。
黄昏时,终有一批女人走入棚中代替,离开的女人带不走狼藉,只麻木地带走三斤糙米。
惠子回到家中,将糙米交给老人孩子。
老人三井掂量了下,骂骂咧咧:“躺一天才赚这么点米,还不够全家人吃两日的,你就不能晚上也留在那里,多换几斤粮?”
惠子麻木地转身:“我知道了。”
三井还在那抱怨:“想洗澡就去挑水,老头子我是没力气了。”
惠子脚步顿了下:“我想先看看孩子。”
五岁的孩子,很是瘦弱,还不知事,至少,不知即将要发生什么事。
突然,外面传出了急促的敲打铁盆的声响,三井走出后没多久回到家中,对抱着孩子的惠子言道:“奉行说了,让所有妇人与十岁以下的孩子全都准备下,明日一早召集你们发粮。”
惠子疑惑。
发粮?
他们真有粮可以发的话,又为何设游廊,让这么多人被践踏?
可没心思问了。
很累,很疼。
花之御所,细川赖之、斯波义将、土岐赖康等人看着莅临的后小松天皇,一个个神色不安。
后小松坐了下来,平静地说:“存亡之际,我们要想活命,就必须付出一些代价。这个时候,内乱与分歧解决不了明军。所以,现在——我要发号施令了。”
夜色来临。
京极高诠、山名氏清站在并不算高的城墙之上,借着半月的月光,看着一里之外明军动向。
有人扛着木箱,有人推着车,有人将背着的包放下……
马匹嘶鸣,在夜色里尤是清晰。
山名氏清面色凝重,缓缓地说:“他们这是连骑兵都带来了吗?”
京极高诠苦涩地点了点头:“想来是如此。”
山名氏清叹了口气:“你观察到了吧,明军这一路来势如破竹,如今兵锋已至京都之外,胜利在望,可他们却没有半点的骄纵,每一处的布置,都很用心。他们甚至不惜劳军,挖出了壕沟,用来防备我们可能的进攻。”
京极高诠迈步,沉声道:“所以说,顾正臣是个很可怕的人,他作为明军的统帅,是我们的噩梦。”
山名氏清咬牙:“只是,大明欺人太甚!”
京极高诠没说什么。
咒骂几句,赶不走明军。
夜色中兵马调动,两万军队封住了京都的南大门。
加特林、喀秋莎摆放到了前线,然后用油纸布覆盖好,手榴弹摆在了土堆之上,虎蹲炮也已准备就绪,各类弹药箱已到位。
每个阵地上,都挖了小沟通往壕沟。
这是因为夏日雨多且急,不做任何处理,水一旦积起,势必影响火器、火药的使用。
天亮。
阵地布置基本完成。
顾正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阵地,还有远处的京都城。
蓝玉言道:“大阪、堺港及其周围的人口多被挤压到京都城内,现如今,这座城中必然粮食紧缺,其实我们没必要进攻,围他们一个月,这座城必会崩溃。”
顾正臣摇了摇头:“你小看了这些人,缺粮再多,也一定会有武士活下来。当需要口粮,需要苟活下去时,他们的丑恶嘴脸会暴露无遗。”
蓝玉皱眉。
这意思是,武士会将人当口粮吗?
顾正臣放下望远镜,吩咐道:“吩咐下去,打造简易投石车,数量越多越好。另外,除自用松油、桐油外,全部运至这里。”
蓝玉惊讶地看着顾正臣:“你是想——”
顾正臣抬手:“我只是想让这里变得干干净净,不要忘记了,幕府手中还有大量的虎蹲炮、火铳、手榴弹,我们的火器还做不到完全覆盖京都城。但火,可以。”
考虑到日本地形、作战需要,大军携带的是相对轻便的虎蹲炮,没有携带沉重的神机炮。
虎蹲炮这东西轻便,个头小,仰角可以很大,但终究体型有限,射程不足,远比不上射程动辄超过两里的神机炮。虎蹲炮靠的是火药弹杀伤,落哪里炸哪里,它不可能落在这里,炸到百步开外去。
但火就不一样了,它能在东面点燃,一路烧到西面去,也能从南面点燃,一路烧到北面去……
火药弹不会跑,可火能蔓延。
“先生,有动静。”
朱棣喊了声。
顾正臣接过望远镜看去,只见京都的南大门缓缓打开,良成亲王与绝海中津走了出来。
司马任奔马而至,问道:“大将军,可否将其击杀?”
顾正臣思索了下,言道:“放他们过来吧。”
良成亲王、绝海中津走过明军阵地,抵达了中军。
行礼之后,良成亲王言道:“镇国公,足利义满已死,他的脑袋,就在天龙寺内。”
顾正臣思忖了下,问:“既是如此,为何不带出来?”
良成亲王摇了摇头,言道:“镇国公想要足利义满的脑袋,我可以让人送出来,不过在这之前,我希望,明军可以允许城中妇人、孩子活着离开京都。”
绝海中津掐着佛珠:“镇国公,当少造杀戮,多为苍生。”
顾正臣凝眸:“我为何要答应你们,妇人、孩子留在城中,是幕府军士的牵挂,也是幕府粮食危机之下的累赘,一旦他们离开,幕府军队一来没了后顾之忧,二来没了粮食危机。这对大明,可没什么好处。”
绝海中津摇了摇头:“妇人、孩子离开,其他人留在城内,镇国公若是允许,我等可以前往游说,让所有武士放下武器,投降大明。”
顾正臣不屑:“说实话,日本人畏怕强者,是会低头。可日本人一旦有了机会,便会翻身,撕咬他的主人。两位,我来这里,为的就是彻底的结束,结束这里的一切。即便是幕府的军队想投降,我也不准。”
绝海中津整理了下袈裟,盘坐了下来:“镇国公要行杀戮,那就先杀了老僧吧!用老僧一条命,换妇人、孩子离开,如何?”
“加我一个!”
良成亲王沉声,随后坐了下来。
此时,京都南门开了,走出一道道身影……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寒门辅臣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