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算啥都没有也关系不大,这就是九十年代,有味道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工钱给够,干啥都行。
这段时间,王旭的主要工作是教那招来的几十个徒弟如何用这些玩意弄出各种质感。
用各种颜色和肌理模仿花岗岩、大理石、玻璃、钢铁、混凝土之类的东西,里面埋上炸点之后,一旦爆破,还能四散纷飞,效果特好。
教了就得练习啊,然后一来二去的,这么一片假么意思的假场景也就搭了出来。
这是模仿后世建造的现代化城市的一个角落,只有一层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只有地面是真实的沥青路,这可是正经的道路,虽然是王旭花的钱,但可是正经市政规划过来的。
未来和主路一连,那就是公路的一部分了,现在嘛,先当场景用着,谁让王旭没那么多钱修那个几年后才应该动工的主路呢。
特效昂贵,其实真的主要是因为各种实验的贵,怎么炸才能出效果,一次没弄好,再来一次,那就得全面重新搭建。
王旭这里就好很多了,他根本就没像好莱坞那样大量的定制,基本上都是全手工的产品。而是首先用各种泡沫建造了很多预制模块,计算机模拟下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出基本的造型。
之后将事先制作好的各种肌理板材粘贴上去,一个看起来挺像样的大门就算成型了,当然你别指望他有功能就是了,就是个样子货,但这也很不错了,没准还能出口呢。
王旭搭建这些东西的时候光想着拍电影了,一个街区的布景,即便都是新手的情况下,也就是花了一个多月就算彻底搞定。
除了一层以上都是绿幕,其他的简直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魔都街头,那光闪闪的玻璃幕墙,锃光瓦亮的花岗岩台阶,怎么看都像是实景拍摄。
可惜这东西不耐磨,不然没准真能成为新型装修材料也说不定。
徒弟们已经都教得差不多了,这几十人可以说就是未来特效电影的种子,王旭可以说教的非常认真,能想到的,想不到的还都让秘书记录下来,最终整理成书。
这样,这些本事才能真正传承下去,光靠师徒口口相传,早晚都得断根。
当然这批人能否成才,还是得看他们自己,好的特效师必须非常善于观察和尝试,这是需要个人的能力的,如何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之内推陈出新,无论在哪一个行业都是少数领军者才具备的能力。
王旭当然期待他们中间能出几个这样的领军人才,这样这些本事才能真正地发扬光大。
这会儿的王旭,那就如同圣人附体一般,全身上下都闪光的那种,恨不得把自己会的各种技巧都能快速地交代出去。
嗯,绝不是因为他们都和王旭签了十年长约,他打算拼命压榨他们的缘故,绝对不是。
第二天,王旭自然没有出现在昌平特效试验场,而是回了水木本校,这是昨天约好的。
秘书已经准备好了关于电池的所有材料,项目是由有总承担的,承接单位是有总下面的一个研究院,没错,有色金属总公司也是有电池方面的研究的。
王旭这次这么重视,当然是因为他发现承接项目的是一个年轻的工程师,他的名字叫王传富。
这可是前世王旭只听说过但没见过的传奇级人,这也是这一世王旭第一次和这种顶级牛人有直接的接触。
怎么说呢,这会儿的王传富还是一个挺有学者气质的儒雅年轻人,其实他比王旭大不了几岁,90年才研究生毕业,留在有总研究院。
有总因为单晶铜的原因,对水木这边的各种动作非常熟悉,他们深知有色金属这一行当的对新技术的需求有多大。
有总毕竟是公司化运营的,和高校可以说还隔着一层纱,但有总和帝都有色金属研究院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借助这一桥梁,他们成功地混入了高校圈子。
所以,他们几乎是最早一批就接入教育网的国内企业,自然也对水木各种项目的发布非常敏感和熟悉。
这会儿的帝都有色金属研究院电池研究室正在对镍铬电池和镍氢电池发起公关,这也是市面上主流的充电电池产品,如果没有王旭的介入,这个研究会一直持续挺长的时间,还出了一些成果。
大概两年后,把时任研究室主任的王传富送到了深圳,担任研究院成立的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自此,算是把一条真龙放了出去。
但这一世,当有总看到王旭提出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课题之后,立刻便在内部会议上讨论通过了提供资金给有色金属研究院,让他们组织年轻人全力攻关这一新产品,而老产品则继续由原有团队进行研发的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他们别的事情可以不信,但是对王旭的各种传闻可以说早就耳朵听出了茧子。
这个年轻人拿出来的项目,就没有哪个是无的放矢的,可以说钱景广阔,没看他随手搓出的单晶铜,现在可以说为有总立下汗马功劳,几乎是日进斗金的存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科生的华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生的华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