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拿出包装盒来:“你看这牌子,这几十年的老牌子了,我进价也不便宜的,就捎带手的卖。”
这话是真的。
这杯子的利润并不算太高,可就像小卖部的烟一样,主打一个吸引人过来。
十个人里有那么两三个再顺手买点别的,利润自然也就积攒起来了。
乡下小卖部,本来就经营的是薄利。
领导接了杯子一看,此刻对着牌子思索一阵,而后才想起来:
“这是咱们宁省的牌子吧?老国货。”
老板娘点头:“咱这乡下用这牌子的杯子都习惯了,便宜,还结实,放地头上,磕着碰着也不心疼。”
而且本地牌子,进货也便宜嘛!
“这老大一个水壶,到时在山上灌那凉茶水咕嘟嘟一整壶,又或者在小郭医生那里灌那药茶整个半壶,怎么喝不过瘾呢?”
又指出缺点:
“你们自己带那茶叶玻璃杯不行,沉甸甸的不说,一口就喝没了,夏天老得倒水。”
她只这样略微一形容,便见面前这中年男人高高兴兴道:
“有道理!那给我拿三个!我来付钱!”
王秘书跟牛司机慢了两步,此刻就毫不意外地得到了这超大号水杯赠礼。
王秘书倒还好,但牛司机瞅着这水壶一样的杯子,也是哭笑不得。
先不说他平常敢不敢这样喝水,就说这么大个杯子,车上往哪儿放呢?放车座底下吗?
但领导是没注意到这点的,他只开开心心拎着水空水杯,又在路边看了一会儿——
大学生们精力十足,此刻带着同样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在里头左突右闪,十分迅猛。
技巧不一定十足,牛劲儿却是都使出来了。
领导见状,这才不经意问道:“这个休闲场地挺好的,什么时候修起来的?村里修的吗?”
老板娘闲聊:“村里哪有这个钱?去年还穷的叮当响的。别说是整这个休闲区,就是安几盏路灯,没有上头拨款都安不下来。”
至于这大片地,那是老宋家跟村里协商包了人家的地,然后填土盖起来的呢。
“包括旁边那两排楼,底下是室内的大礼堂,也给咱村了。现在是咱村部,平时村民们开会干啥的都在里头……”
哦?
领导来了兴趣:“村里现在还开会,大家都参加吗?”
早些年要是有什么大事宣布,各村各大队是习惯这样开会了。但最近这么些年,这个行为显然已经少了许多。
老板娘点点头:“开呀,老宋家集中供菜苗怎么个定价,村里有个什么大的规划……都搁这开呢。”
“都参加,好些上年纪人用手机用不明白,听到开会了,村支书叫用车子统一带过来,人人都能说两句的。”
而领导又看看这片休闲区:地方是挺大的,可是在这么个地方,是不是占了耕地面积?
“这个政策上不允许吧?”
老板娘狐疑地打量他一眼。
片刻后她说道:“这可是咱支书打的申请,走的流程,那肯定是允许了才叫盖。”
政策倒是不叫咱用耕地,可问题是,那地都荒了十几年了。除了长蚊子,还长蛇虫鼠蚁,那留着干啥呀?
这事办得……
非要细讲的话确实有些不合规矩,但这大片的空地在他们的山区怎么来呢?
总不能为了一片平坦的地带,还得再削一个山头吧!
领导笑了笑,倒也没再说什么。
乡村工作,做的就是一个合规和变通,非要一根筋走到底,那什么事都办不成的。
至于这片耕地使用,就像眼前这人说的那样:他们村小祝支书自己是有了解的,申请跟批准肯定都已经到手了才开始的。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操心的了。
正聊着呢,就见前方又有一对夫妻溜溜哒哒垂着肩膀慢吞吞过来。
老板娘见状,立刻抬了嗓子:
“张红啊,你看这片这么多人,赶紧把你那个冰豆浆冰豆花什么的提两桶过来呀!”
张红婶摆了摆手:“哎哟,你可叫我们歇一下吧。收拾到现在还没忙完呢,这是偷着空出来活动活动的。”
“再干下去,明天腰都直不起来了。”
老板娘却热情道:“就多磨一会豆子的事儿,你要是没空卖,你放我这小卖部,一桶你给我抽二十块钱不就得了。”
“那二十也太贵了!”张红婶下意识回答。
两人于是你来我往,从【什么我还要给人家打豆浆,还要提供碗啊什么的,还得注意着卫生】,到另一个说【我这豆花名声在外不缺人买,放你这店门口还能给你招揽人气呢】
两方折折腾腾,最后以十五块钱成交,双方皆大欢喜。
小卖部老板娘心想:张红说每天给自己提供两桶豆花,两桶豆浆,这一天啥也不干净收入六十……
挺好,这财运挺好。
张红婶却想:确实也就是多磨点豆子的事。
自己家一边做豆腐生意一边卖这个,孩子们都叫回来也手忙脚乱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花几十块钱请人代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檀记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宋檀记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宋檀记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