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站在屋子中央,看着不断往屋子里涌入的人群,听到众人哭泣中带着喜悦,喜悦中带着疑惑,疑惑中带着难以置信的样子,觉得有些搞笑。
“都他娘的别哭了,老子最讨厌听到哭声,尤其是带把的大老爷们儿,哭起来给个驴叫差不多,难听至极!”
“黄淮,胡俨,你他娘的还哭,说的就是你俩憨货!”
朱棣声如洪钟,红光满面,
“哈哈,咱老朱又活过来了,咱命硬,阎王爷不收啊,你说气人不气人!”
众人听了朱棣的话,都知道朱棣真的病愈了,而不是所谓的回光返照。
尽管心中依然有疑惑,但此时,没有人提出疑问,而是沉浸在朱棣康复的巨大喜悦中;
所以很多人都停止了哭泣;
但太子朱高炽依旧在人群中,默默的流泪,最后终于冲出拥挤的人群,一下子跪倒在朱棣的脚边,一把搂住朱棣的腿,颤声说道:
“爹,太好啦……”
话没说完,已泣不成声。
朱棣低头凝视着肥胖的儿子,轻轻把手放在朱高炽的头上,满脸慈爱,任由朱高炽哭泣。
良久后,朱高炽的哭泣声渐渐弱了,朱棣才发出一声叹息:
“老大,这些日子,苦了你了,你是个好孩子。”
说完,朱棣再次轻轻抚摸着朱高炽的后脑勺,眼中的泪,不知何时,顺着脸颊滚落。
“爹,儿子不辛苦,儿子天天在心里祈祷,宁愿用儿子的命,换您的命;”
“天可见怜,爹,您终于挺过来了,儿子心里高兴,有爹疼,有爹爱的感觉,是最好的,最幸福的感觉;”
“爹,爹,儿子好开心,呜呜呜呜。”
朱高炽语无伦次,哪还有往日半分太子的威仪,完全就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看到大人来了,满腹的委屈化作滂沱泪水,扑簌簌的奔涌眼眶。
这些日子,最煎熬的莫过于朱高炽了。
没日没夜的守护在朱棣床榻边,还要处理国家要务,还是时刻地方别有用心的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捣乱;
别忘了,赵王朱高燧还在金陵;
虽然被圈禁,谁知道他还有没有什么后手,还会不会再发动一次造反;
就算远在藩地的汉王朱高煦,也极有可能带兵造反,人家还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
难不难!
难!
不怕你死,就怕你不死不活的这样干耗!
这些日子,朱棣就是这样,一直不死不活的干耗着!
所以,朱高炽的辛苦,朱棣知道!
朱棣是欣慰的,因为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朱高炽的所作所为,没有让朱棣失望;
因为,当朱棣不死不活干耗着的时候,朱高炽完全可以顺势登基称帝;
如果手段再凶狠一些,先宣布先帝驾崩,再顺势登基称帝;
反正朱高炽早已经名正言顺的太子,朝野上下,拥护朱高炽的人,有很多;
只要朱高炽随意暗示一下,所有的登基之路,会有人安排的妥妥当当,绝对不会给后世史书留下任何诟病的地方;
但朱高炽没有那么做;
他做的,是一个孝顺的儿子,面对重病的老爹,该做的一切;
衣不解带的伺候;
全心全意的治疗;
不停的祈祷;
这一切,朱棣都知道;
“老大,别哭了,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你堂堂太子爷,未来国家的帝王,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你不嫌丢人,老子还嫌丢人呢。”
朱棣说完,随即转头,对身边的朱瞻基说道,
“大孙,快把你爹扶起来吧,咱们好吃火锅。”
朱瞻基赶紧上前,用力搀扶着肥胖的老爹,说道:
“爹,快起来,爷爷真的好了,全好了。”
“老杨,咱大孙子,就是咱的救命良药啊,他一回来,咱就好啦,哈哈,你说神奇不神奇!”
朱棣平日里,最喜欢拿杨士奇开刷。
“太孙之孝,诚感天地,天降瑞雪,陛下康复,可谓双喜;”
“臣,恭喜皇上龙体康复;”
“臣,羡慕皇上儿贤孙孝,父慈子爱!”
杨士奇正色道。
众人闻言,也都纷纷躬身,异口同声说道:
“臣等,恭贺皇上龙体康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好一个子贤孙孝,父慈子爱,老杨,你他娘的这句话,最顺老子的耳朵;”
“咱现在好了,你们也都回家歇息吧,明天放你们一天假,都好好休息一下吧,快过年了,好好陪陪家人。”
朱棣说完,摆摆手,示意杨士奇等人离去。
“皇上,国事繁多,这些日子积压了不少奏折,需要您圣裁,所以明日不能放假啊!”
大学士黄淮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休朝一日。
“是呀,皇上,年关将至,事务更加繁杂,身为帝王,更应该以身作则,勤勉不辍;”
大学士胡俨也站出来反对休朝一日。
紧接着又有好几个饱读圣贤书的臣子,站出来附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