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物理图谱上,青海五道梁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坐标,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高地,更是隐藏着地球一段被遗忘历史的禁区。
一年前那场突如其来引发的“天龙城之战”后,所有通往那片宏伟而诡异的地底遗迹的已知通道,便被最高级别的军事力量永久性地封锁与布防。
如今,那片广袤的无人区地表之上,可见的只有连绵的警戒电网、高低错落的自动防御塔,以及常年游弋在空中的隐形侦察无人机。而在原可燃冰矿区的核心入口处,早已建立起一座军事性质的地堡式基地。
在这里,长年驻扎着一支极其特殊的联合科研考古小组。这支队伍由三个领域的顶尖精英混编而成。
地质勘察专家们不再仅仅探寻矿藏,而是持续监测遗迹周边异常活跃且不稳定的地壳能量波动,试图理解这座“活着的”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地下城存在期间运作机制。
量子物理与生物工程学家,他们的任务是破解蜥蜴人将生物科技与量子技术融合的奥秘,特别是在生物改造实验和星际脉冲信号传递方面,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同时还要分析那些具有活性的金属与晶体在基础应用上的独特技术。
历史考古与 xenolinguist 异星语言学家,他们则致力于破译遗迹中海量的壁画、符号与能量信息流,试图拼凑出天龙族辉煌的过去、他们离开地球的原因,以及……他们是否可能重返地球的可能性。
这支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一个加强营兵力的贴身保护与严密监控下工作。他们的所有发现,无论巨细,都通过独立的量子通讯卫星,直传北京的最高决策中心。
基地内部,气氛凝重而忙碌。巨大的屏幕上滚动着地底遗迹的实时能量读数与结构透视图,研究人员在军人的陪同下,穿着特制的防护服,穿行在粗犷的矿业通道与充满未来感的实验室之间。这里既是最前沿的科研圣地,也是一个巨大的、不知何时会再次被引爆的沉默火药桶。
当月球幽影峡谷的量子涟漪尚未完全平息,这片被永久冻土封存在高原地底深处的上古遗迹,正酝酿着另一场颠覆认知的剧变。
地下四十公里处,人类最深的勘探井也未能触及的领域,天龙族遗迹正从上次大战之后的炮火中,逐渐苏醒。
这座由活体金属与现代科技原始雏形构筑的地下城,其墙壁突然开始分泌出莹绿色的生物光液,如同复苏的血管网络,沿着古老的廊道急速蔓延。在遗迹最核心的“朝圣大殿”中,数百根盘龙柱开始以完全同步的频率搏动,发出类似心脏收缩的低沉轰鸣。
监测站最先捕捉到的是地磁异常——指针在凌晨5点57分突然疯狂偏转,与幽暗峡谷脉冲发生的时间完全吻合。紧接着,安置在勘探井底的地震仪记录到独特的谐振波,这种非自然震源正以每秒0.5公里的速度向地心方向传递。
当遗迹中央的“金字塔祭坛”被完全激活时,最惊人的变化发生了。祭坛上悬浮的十二面晶体突然投射出立体的星图,其中一条横跨猎户座旋臂的光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明亮。
这正是天龙族古籍中记载的“先祖迁徙之路”,也是姒少康、潘文希、春雪彤、左晓芹等人冒着死亡的危险,得到的重要情报。后来从“归流”的蜥蜴人幸存者当中,也确定了这一点。
“接收到定向量子流!”深地监测中心的首席技术官盯着突然刷新的数据流惊呼,“信号调制方式...与遗迹能源特征完全匹配!”
脉冲信号持续了整整7.2秒,这个数字恰好对应天龙族圣典中“完满周期”的概念。信号解析显示其包含三个清晰的信息层:
基因确认序列 - 与遗迹保存的天龙族基因库完全吻合
时空坐标数据 - 指向大麦哲伦星云某处
唤醒协议指令 - 要求激活地球上的所有遗迹节点
在信号接收完成的瞬间,朝圣大殿的地面突然裂开,露出深藏其下的超立方体结构。这个由纯粹能量构成的几何体正在不断变换形态,其表面浮现的符号与月球遗址发现的量子文字惊人地相似。
最令人震撼的发现莫过于来自遗迹最深处的蜥蜴人基因改造室。千万下来,依然保存完整的生物样本突然开始自主进化,其基因序列正以每秒数万次的速度重组。
我方智能机器人监测显示这种进化正朝着适应星际环境的方向突变,仿佛在响应某个遥远的召唤。
“这不是简单的通讯,”遗迹研究负责人颤抖着说,“这是归航信标!他们难道是要回来了?”
当黎明降临五道梁,新的监测数据显示:地球轨道上突然出现了三个无法识别的量子纠缠源,其空间坐标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将整个地球笼罩在某种未知的监测网络中。
这次异动不仅证实了天龙族迁徙派星际舰队的存在,更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人类世代居住的星球,可能早已被标注在某个跨星系文明的航图上。而此刻,这张星图正被它的原主人重新激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坤轮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坤轮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