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如果此时认怂,不但无数流民会饿死,这些官吏也不会再把他的话当回事儿。
周怀安在飞速思考。
山寨里还有一千多石粮食,县衙就算有,也肯定不多,是无论如何也支撑不起大量流民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流民大多都是即墨乡下来的。
不能解决粮食问题,就算他把土豆种买回来之后,即将饿死的百姓是不会等几个月,而是会将土豆种子全部吃完。
没有别的办法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干原身的老本行,抢!
在北方五省中,山东相对受灾较小,即墨城有很多大户,家里藏有大量的粮食。
以前他们不都一直是这样干的吗?
城中哪家有多少粮食?粮仓在哪里?他们清清楚楚,只是现在山寨还有充足的粮食,他们还没动手而已。
想到这儿,他大声说道:
“朝廷的赈灾粮过几天就到,传本官命令,在城门口开设粥篷。”
众官吏听说朝廷的赈灾粮马上就到了,也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主簿孙江仍然忧心忡忡地说:
“大人,朝廷现在哪里拿得出大量的粮食赈灾,如果周边大量流民涌过来,时间长了,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啊。”
周怀安摆摆手,说道:
“各位大人,尽管放心,本官心中有数。”
“孙大人,这件事交给你,先从仓库调一部分粮食,粥熬得稀一点,让他们有口吃的,确保不会再有人饿死。”
“赵大人,你派人维持秩序,不要让流民乱起来,可以从这些流民中挑选一部分人,协助维持秩序。”
既然知县坚持,自然不用他们承担责任,能让流民不饿死在即墨,他们也算是功德一件,何乐而不为呢?
“是,下官马上安排。”
周怀安转身,对着所有流民,高声喊道:
“诸位,本官在此宣布,我来即墨,只为办三件事,让所有老百姓吃饭,吃饭,还是踏马的吃饱饭。”
此话一出,全场欢呼,所有流民满含热泪,用尽仅剩的力气,也高声喊道:
“吃饭,吃饭,踏马的吃饱饭!”
一千多人的呐喊,震耳欲聋,吓得这些官吏脸色大变。
他们纷纷在心中腹诽,这知县大人是要干嘛?再这样鼓动几下,恐怕这帮流民敢冲进城去,把整个县城抢了。
县丞赵恒赶紧拱手道:
“大人,我们先进城吧。”
那个小姑娘一直就在周怀安的旁边,他们的对话她听得清清楚楚,现在看到周怀安要进城,又拉住他的官袍。
“谢大人救命之恩!”
“小女要跟着大人,帮大人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小女什么都能做,求大人收留。”
周怀安低头看看这个小姑娘,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看起来也还比较机灵。
自己现在是县太爷了,不能再像山寨一样邋遢,也确实需要有人打扫屋子、洗衣做饭。
但是,她刚刚说还有爹娘和弟弟,要是身体健康的话,就一起带回去吧,反正也只需要管饭就行。
“你爹娘在哪里?”
小女孩赶紧招手叫他爹娘过来,周怀安看看,男的三十多岁的样子,看起来身体健康,女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孩。
“好吧,你们一家都跟着本官吧。”
几人一听,激动地眼泪直流,跪在地上砰砰磕头。
“谢大人活命之恩,我们全家誓死以报!”
周怀安没有多说,点点头,钻进马车里,王小二带着这家人,跟在马车旁边,一起向城内县衙走去。
即墨城内,虽然百叶凋敝,但还是有些人气。
毕竟,即墨在高峰时期也有12万人口,算是一个不小的县。
虽然这些年受天灾影响,百姓食不果腹,但人口并没有下降太多。
来到县衙,又是另一番景象,果然,无论哪个时候,衙门总是修得富丽堂皇。
即墨县衙和其它大多数县衙一样,占地很大,前面是县衙的各种办事机构,后院是知县住的地方。
所有知县都是外地来的朝廷命官,在一个地方也不会任职太长时间,大多在县城并没有住宅,也就住在县衙后院。
现在时间紧迫,周怀安没有时间耽搁。
他让一个衙役带着李大牛和那一家子去到后院,自己和王小二跟众位官吏一起来到公堂。
交接工作完全没有他们之前想得那么可怕,毕竟,谁也想不到,竟然还有人敢冒充知县。
周怀安拿出公文递给主簿孙江,孙江简单核对了一下花押之后,就将知县大印交给了周怀安
看到知县大印交到自己手里,周怀安悬着的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这就算正式走马上任了,王小二心中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县丞赵恒拱手道:
“大人,你初来乍到,舟车劳顿,先去后院安歇片刻,下官这就安排赈灾施粥的事儿。”
“晚上我们在醉仙楼摆一桌,给大人接风洗尘。”
周怀安摆摆头,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