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兖州遗刻,五鼎溯源
渡过心魔劫,龙越只觉灵台前所未有的清明,神识愈发凝练,对自身力量的控制也精进了许多。他不再耽搁,身形化作一道流光,朝着云霄秘境更高处,那灵气与道韵几乎化为实质的核心区域飞去。
越往深处,周围的云雾越发浓郁,甚至开始呈现出淡淡的七彩光泽。悬浮的玉台数量锐减,但每一座都更加庞大,其上镌刻的符文也愈发古老玄奥。在这里修炼的,无一不是气息渊深如海的金丹长老,他们感应到龙越的到来,大多只是微微睁眼瞥了一下,便重新闭合,并未打扰。
龙越的目标明确,根据宗主云逸真人隐晦的提示以及自身对鼎器气息的感应,他径直飞向秘境最中心处——那里并非玉台,而是一座悬浮于七彩云海之上的、通体由某种青色奇石构筑的古老殿阁。
殿阁并不宏伟,反而显得有些残破,门楣之上,以古老的篆文书刻着三个大字——【悟道殿】。
尚未靠近,龙越眉心的雍州鼎印记便再次传来清晰的灼热感,怀中其余三鼎也发出了轻微的共鸣。一种源自本源的吸引,自那悟道殿深处传来。
他按下遁光,落于殿前。石门紧闭,上面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却无任何禁制波动。龙越深吸一口气,伸手按在冰冷的石门上。
“嗡——”
就在他手掌接触石门的瞬间,体内四鼎之力自发流转,与石门产生了某种奇异的共振。沉重的石门无声无息地向内滑开,露出其后幽深的大殿。
殿内空旷,并无多余陈设,只有中央矗立着一面巨大的、表面光滑如镜的青黑色石碑。石碑之上,并无文字图案,只有一道道深浅不一、杂乱无章的刻痕,仿佛被人以巨力胡乱劈砍过。
然而,龙越的目光在触及那石碑的刹那,便再也无法移开!
在他感知中,那根本不是什么杂乱刻痕!那每一道痕迹,都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道韵,一种与水泽、润化、滋养、流通相关的磅礴意境!更有一股与他体内四鼎同源而出,却又带着明显区别的鼎器气息,深深烙印在这石碑之中!
是兖州鼎!青玄祖师当年所得的那尊兖州鼎虚影的气息!
龙越缓步上前,来到石碑前盘膝坐下。他并未刻意去催动体内四鼎,只是将心神彻底放开,去感受、去贴近那石碑中残留的兖州鼎道韵。
渐渐地,那些看似杂乱的刻痕,在他“眼”中开始活了过来,重新排列、组合,演化出种种异象——
他仿佛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浩瀚水泽,烟波浩渺,滋养万物;看到了蜿蜒曲折的江河,奔流到海,永不停息;看到了润物无声的春雨,泽被苍生,生机盎然……
兖州,据古之记载,乃水泽交汇之地,其鼎象征“泽被”、“流通”与“滋养”。
这与豫州鼎的“秩序”、青州鼎的“生发”、梁州鼎的“空灵”、雍州鼎的“承载”既截然不同,却又隐隐构成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完整的体系!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一段模糊的道德经文在他心间流淌,与那水泽道韵相互印证。
他体内,四尊小鼎虚影不由自主地浮现,环绕着他缓缓旋转,金、黄、蓝、土黄四色光华流淌,与那石碑散发出的、淡淡的青黑色水泽光晕相互吸引、交融。
一种更加完整、更加圆融的感悟涌上心头。
五鼎虽未齐聚,但通过这石碑中残留的兖州鼎虚影道韵,龙越仿佛窥见到了五鼎之间那更深层次的联系脉络。它们并非孤立,而是共同构成了一个支撑、运转、滋养这片天地的基石!
豫州定秩序,青州主生发,梁州掌空灵,雍州司承载,而兖州……则负责流通与滋养,如同大地的血脉,将生机与能量输送到每一个角落,也将污秽与死寂带入归墟。
“原来如此……九鼎镇世,并非简单的镇压,而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维持天地平衡的体系!” 龙越心中豁然开朗。之前他强行融合四鼎之力,总觉得缺少一种“润滑”与“流转”,使得力量运转滞涩,消耗巨大。如今感受到兖州鼎的“泽被”与“流通”之意,许多关窍瞬间贯通!
他尝试着,在维持四鼎循环的同时,将心神模拟、引动那一丝兖州鼎的流通道韵。
起初十分艰难,那流通之意与四鼎的稳定特性似乎存在矛盾。但他谨守“上善若水”的意境,不强行融合,而是引导。
渐渐地,他周身那四色光华的流转,变得顺畅了一丝,彼此之间的排斥感减弱,融合度隐隐提升。虽然距离真正引动五鼎之力还差得远,但无疑为他指明了一条更加正确的道路!
不知过了多久,石碑上的道韵渐渐隐去,重新变回那看似杂乱的刻痕。龙越也从深层次的感悟中缓缓醒来。
他睁开眼,眸中神光内蕴,气息更加圆融深沉。虽然修为没有直接提升,但他对鼎器之道的理解,已然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鼎密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鼎密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