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六年孟夏,南海碧波如缎,一支绵延数十里的舰队正破开晨雾 —— 大明皇家海军第一远征舰队,如柄淬了寒光的玄铁利剑,稳稳楔入东西洋交通的咽喉要冲:满剌加。
旗舰 “镇海号” 的甲板上,总兵官周朔负手而立,海风吹动他墨色官袍的衣角。
此前三月,他以十艘 “永乐式” 主力舰为后盾,辅以丝绸、瓷器的贸易许诺,再加上要塞炮对准港口的威慑,未费一兵一卒便让满剌加苏丹签下盟约:大明在此设立军事基地、海关署与西洋贸易总司。
如今,那面绣着日月蟠龙的明旗正在满剌加城头猎猎作响,宣告着这条每年运送数万担香料、上千箱象牙的黄金水道,已然易主。
“大人,昨日天竺商人送来的情报,您得看看。” 参军李默捧着一叠竹简快步走来,竹简上还沾着未干的墨痕。周朔接过,就着晨光细读,眉头渐渐拧起 —— 审讯俘虏的佛郎机水手、与阿拉伯商队的交谈,竟拼凑出一幅远比想象中复杂的西洋格局:
此前被击败的佛郎机(葡萄牙),不过是西洋诸强之一。其西侧的西班牙王国,已派舰队向西航行了三个月,发现了一片盛产金银的新大陆;北海之畔的荷兰商人,正驾着快船穿梭于欧洲港口,积累着足以撼动王室的财富;就连孤悬海外的英格兰,也有冒险家带着国王的特许状,试图向东寻找新航线。
“原来这西洋,不是只有佛郎机一只豺狼。”
周朔指尖敲击着船舷,“传我将令,要塞炮台加筑三尺,再从本地招募五百水手,由明军教头日夜操练。
另外,把这份西洋局势图誊抄三份,用快船送回南京,请求陛下再增派五艘‘风’字级巡洋舰。”
此时的南京紫禁城,朱棣刚接过奏报,指尖在 “西班牙”“荷兰” 等陌生地名上划过。而远在三千里外的印度果阿港,一场针对满剌加的反扑正悄然酝酿。
佛郎机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站在旗舰 “圣玛利亚号” 的船楼里,望着港内密集的桅杆,眼底满是戾气。
三个月前,佛郎机舰队在满剌加外海惨败的消息传回欧洲,王室的斥责信如雪花般飞来 —— 那片盛产胡椒的土地,是佛郎机在东方的命脉。
他咬牙集结了果阿所有战舰:二十艘排水量逾千吨的 “卡拉克” 大帆船,三十艘辅助快船,还有从莫卧儿王朝借来的五艘桨帆船,足足五万士兵,誓要夺回满剌加。
“总督大人,明军在满剌加的要塞据说有三十门重炮,正面强攻恐损失太大。” 副手迪亚斯低声进言。阿尔布克尔克冷笑一声:“上次是我轻敌,这次…… 你看。”
他展开海图,指尖指向满剌加西侧一处滩头,“此处礁石少,水位浅,明军只派了少量士兵驻守。
我们分兵:我带主力舰队在正面佯攻,吸引他们的炮火;你率八艘最快的快船,载两千陆战队员绕到滩头登陆,从陆路攻进要塞 —— 里应外合,定能一举破敌!”
迪亚斯眼中闪过赞许:“大人英明!明军定想不到我们会从后方突袭。”
可他们不知道,此刻的满剌加要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要塞最高的了望塔上,观测兵张强正透过黄铜打造的 “千里镜” 凝视海面。
这千里镜镜筒长三尺,能将十里外的舰船看得一清二楚,是工部最新研制的宝贝。
他身旁的木架上,还挂着一个铜哨 —— 那是与高空热气球联络的信号器。
“哨长,你看!佛郎机舰队分了!” 另一名观测兵突然惊呼。张强立刻调整千里镜,只见八艘快船正借着晨雾,悄悄向西侧滩头驶去。
与此同时,高空传来一声清脆的哨音 —— 那是热气球上的观测员发来的信号,确认了佛郎机分兵的动向。
“快!把消息报给周大人!” 张强抓起铜哨,急促地吹了起来。
中军帐内,周朔正盯着沙盘上的满剌加地形。听到汇报,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阿尔布克尔克倒是学聪明了,可惜啊,他找错了对手。”
他拿起木杆,指向西侧滩头:“传我命令:要塞炮台只留三成火力佯攻,节省弹药;‘风’字级巡洋舰编队随我出发,借着潮汐绕到滩头北侧海峡隐蔽;神机营陆战队带足虎蹲炮和震天雷,在滩头后方林地设伏 —— 记住,多插些假旗帜,把佛郎机的人引进来。”
“得令!” 帐下将领齐声应和,转身快步离去。
黎明的雾气还未散尽,佛郎机的快船已抵达西侧滩头。迪亚斯站在船头,看着滩头上稀疏的明军工事,得意地笑了:“明军果然没防备!传命令,士兵们立刻登陆,拿下那片林地!”
随着一阵急促的号角声,佛郎机士兵纷纷跳下小船,涉着齐腰深的海水向滩头冲去。他们穿着厚重的钢甲,握着长矛和火绳枪,脸上满是不屑 —— 在他们看来,这些东方士兵根本不是对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基建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