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书院的晨钟还绕着檐角打转,像只恋巢的归雀,朱允炆指尖已捻碎了案上半片枯叶 —— 叶脉脆裂的轻响里,藏着他压了半载的焦虑。窗棂外,营造司的工匠推着新造的独轮车走过,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沉得像灌了铅,却压不住他心头翻涌的惊涛:若说营造司是大明门面的金漆,格物书院是藏锋敛锷的墨刃,那军权,便是托住这万里江山的基石。
洪武朝的天,是太祖朱元璋用铁腕浇筑的。
老爷子的信任从不是恒温的暖炉,倒像炉上滚沸的热油,今日能烘得他这个皇太孙如日中天,明日若没了倚仗,便可能连骨头都融在油里。
京营的兵符攥在兵部老臣掌心,指节发白不肯松;边军更是叔王们的地盘,尤其是北平那燕王朱棣,镇朔军的马蹄声隔着千里都能震得紫金山落石 —— 那是悬在他头顶的利剑,剑鞘上刻着 “藩王” 二字,鞘口的寒芒总在深夜里晃进他的梦。
直接伸手要兵权?无异于往沸油里扔火星,只会烧得自己片甲不留。
朱允炆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案角 “书院护卫章程” 的册子上,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着:他要的从不是一支臃肿的旧军,而是一把精巧的匕首 —— 规模不必大,却要绝对忠诚;装备不必多,却要碾压时代;战术不必繁,却要一击制敌。
半个月前,他以 “书院藏精密图册、工坊存珍奇物料,恐遭宵小觊觎” 为由,从营造司的工程队里挑了三十个能扛百斤、识得几个字的壮汉 —— 这些人多是江南流民,被营造司收留后感恩戴德,最是可靠;又从格物书院的护卫中选了二十个手脚利落的后生,个个是书院工匠的子弟,对新造器械熟得像自家农具。
五十人的小队凑齐那日,朱允炆亲自去了书院后院的训练场,看着他们站得歪歪扭扭,忽然笑了:“从今日起,你们不是民夫,不是护卫,是‘皇太孙卫队’—— 要练的,是能挡千军的本事。”
没人知道,这支队伍练的从不是东宫卫 “列阵、挥刀、喊杀” 的老把式。朱允炆亲手画了小队战术图,把 “三人一组、火力覆盖、交替掩护” 的法子写进训练大纲,夜里还提着灯去训练场,手把手教他们看地形图;格物书院的工匠们熬了三夜改弩机,把箭匣改成能装五支箭的转轮式,机匣上刻着校准用的细刻度,连扳机都磨得趁手;震天雷的外壳换成了薄铜皮,里面的火药掺了书院新炼的硫磺,试爆时震得书院老槐树落了满地叶子 —— 工匠们擦着汗说 “殿下,这威力能炸穿三尺土”,朱允炆却摇头:“不够,要能炸穿匪寇的胆子。”
这五十人,是他埋在紫金山下的火种。只待一个时机,便能燃得漫山遍野。
初秋的紫金山还裹着层薄雾,像块浸了水的纱巾,东宫仪仗的明黄色旌旗在晨风中飘得有些滞涩,旗角沾着的露水往下滴,砸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圈湿痕。
朱允炆坐在密闭的车驾里,听着外面侍卫甲叶碰撞的脆响,手指无意识地叩着车厢内壁 —— 他选这条从书院返程的路,本就存了几分 “引蛇出洞” 的心思,却没料到,来的竟是一群饿疯了的狼。
“殿下!前方有匪!”
王钺的嘶吼刚破雾而来,箭啸声就跟着炸了,像极了夏日里突然劈下的惊雷。
朱允炆撩开车帘一角,眼角余光瞥见二十多个青灰色身影从左侧密林里窜出,手里的砍刀映着晨光,劈出冷森森的弧 —— 那刀上还沾着泥,显然是藏了许久。
更远处的山坡上,七八十个匪徒正往这边冲,散乱的阵型里竟有几人穿着破旧的边军甲,腰间别着制式弯刀。朱允炆心里一沉:不是普通散匪,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饿狼,赌他东宫护卫弱,想借着 “劫驾” 的由头搅乱朝局。
“结阵!护驾!” 东宫卫的校尉嘶吼着举枪,百来个卫士仓促间围成圈,长枪斜指向外,枪尖抖着寒光。
可匪徒们是亡命之徒,根本不躲枪尖,举着刀就往阵里扑,有两个悍匪甚至踩着同伴的尸体往上爬,染血的手已经抓住了枪杆,眼看阵型就要被撕开一道口子。
就在这时,车驾右侧的五十道灰影动了。
那是 “皇太孙卫队” 的人。
他们穿的不是东宫卫的红色棉甲,而是掺了细铁丝的灰布甲,领口绣着个暗银色的 “卫” 字,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手里握的也不是制式长枪,而是格物书院新造的连弩,机匣上的刻度线比头发丝还细。
五十人没往东宫卫的阵里凑,反倒以车驾为中心,三五一伙地散开,动作快得像贴地的狸猫,脚踩在落叶上竟没发出半点声响。
“沈锋!” 朱允炆在车里低唤了一声,声音里没半分慌乱。
卫队队正沈锋立刻单膝跪地,右手握拳向下一压,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一组!五十步扇面,弩箭点杀!二组左翼警戒,震天雷备!三组右翼穿插,断他们退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基建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