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公主的示警信像一根刺,扎在秦风心头。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只是没想到风雨来得如此之快。拼音触动了文官集团的核心利益,修路和商行触及了旧有利益格局,而他与程咬金等武将的交好,恐怕也引起了某些文官的警惕。
“聚敛巨万,结交武将,其心叵测……”秦风咀嚼着这几个词,嘴角泛起一丝冷意。这背后若没有朝中大佬的影子,他是不信的。最大的嫌疑,自然是那些以清流自居、把持言论的御史,甚至可能包括那位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或者……那位一直对他态度微妙的长孙无忌?
无论如何,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用更耀眼的成绩,来堵住悠悠众口,巩固圣眷。
水泥的研发,成为了当前的重中之重。他几乎住在了水泥试验工坊,与赵老工匠等人同吃同住,反复调整着立窑的结构、燃料的配比、原料的研磨细度和混合比例。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不是温度不够,烧出来的还是生料;
就是温度过高,结成了大块炉渣;
好不容易烧出看起来像样的熟料,研磨后加水试验,要么根本不凝固,要么强度极低,一捏就碎。
巨大的投入和一次次失败,让参与试验的工匠们都有些气馁,连赵老工匠都劝秦风:“大人,此物或许真的非人力可为,不如……”
“不行!”秦风斩钉截铁地打断他,眼中布满血丝,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我们已经摸到门边了,就差最后一步!绝不能放弃!继续试验!调整石膏的比例!注意冷却速度!”
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攻关,更是一场政治博弈。他必须成功!
就在秦风于工坊内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攻关时,路工署主官修路的事务并未停歇。通化门至灞桥的示范路段已经基本完工,宽阔平整的路面,完善的排水系统,让往来行人车马赞不绝口。这为他赢得了一定的民间口碑,但还不足以震慑朝堂上的攻讦。
这一日,秦风正在工坊内对着又一炉失败的熟料皱眉苦思,尉迟宝林急匆匆赶来。
“秦大人!京兆府的人来了,还带着几个御史台的家伙!”尉迟宝林语气愤懑,“说我们修路占用农田,毁人祖坟,激起民怨,要勒令我们停工接受调查!”
秦风眼中寒光一闪:“来的好快!人在哪里?”
“就在署衙外面,嚷嚷着要见您!”
秦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整理了一下被炉灰弄脏的衣袍,沉声道:“走,去会会他们!”
署衙外,几名京兆府的胥吏和两名身着绿色官袍的御史正趾高气扬地站在那里,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民夫和路人。
“秦风呢?让他出来!修路本是好事,却行此害民之举,岂是朝廷命官所为?”一名瘦高个的御史大声呵斥着拦路的金吾卫兵士。
“王御史,李御史,何事劳动二位大驾光临我这简陋之地?”秦风排开众人,缓步走出,神色平静。
那王御史见到秦风,冷哼一声:“秦大人,你修路本是奉了皇命,但也不能肆意妄为!有百姓状告你路工署强占良田,推平祖坟,毁人生计!此事,你作何解释?”
秦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招。修路难免涉及征地拆迁,虽然他极力避免,并制定了补偿标准,但总有人想借机敲诈,或者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
“二位御史,征地之事,皆有地契文书为凭,补偿款项,也已按市价足额发放,皆有账册记录,何来强占一说?”秦风不卑不亢,“至于祖坟,更是无稽之谈!路线勘定之初,便已刻意避开所有已知坟茔。若真有疏漏,也请苦主拿出证据,指明地点,秦某定当妥善处理,并追究勘测人员失职之责!”
“巧言令色!”旁边的李御史尖声道,“那些百姓畏惧你的权势,岂敢前来对质?你路工署兵甲林立,与民争利,谁知道是不是暗中用了什么龌龊手段!”
这话就纯属污蔑了。尉迟宝林气得脸色通红,手握刀柄,恨不得拔刀相向。
秦风拦住尉迟宝林,目光冷冷地扫过两名御史:“二位身为御史,风闻奏事是本分,但若无真凭实据,仅凭道听途说便妄加指责,污蔑朝廷命官,这恐怕……非是君子所为吧?若二位坚持认为秦某有罪,大可具本上奏,弹劾于秦某!秦某在陛下面前,自会分辨清楚!”
他语气强硬,毫不退让。他知道,对这种找茬的人,示弱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两名御史被秦风的态度噎了一下,他们确实没有确凿证据,只是想借此施压,挫一挫秦风的锐气,没想到秦风如此硬气。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骑快马飞奔而来,马上骑士高喊:“圣旨到!秦风接旨!”
众人皆是一惊,连忙跪倒在地。
来的是一名中年太监,展开黄绢,朗声宣读:“制曰:路工署令秦风,修路有功,示范段成效显着。着即日起,由路工署负责,修缮朱雀大街自承天门至朱雀门段,以为天下示范。一应物料人工,准尔便宜行事。钦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